Sunday, June 21, 2015

哈佛行兼記英文學術會議發表種種


(圖為初夏的哈佛校園)

剛從哈佛開會回來,想想自己在美國各大學開會也已經有好多年,是時候回顧一下這幾年參加學術會議的見聞和經驗,和大家分享。

從進入博士班開始,我就給自己一個期許:每年至少都要參加一次學術研討會,發表自己的研究。剛開始時,要用英文侃侃而談自己的研究,難免會緊張,因此我的策略是從熟悉的環境開始,摸索著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因此第一次處女作就獻給在UCLA一群中國歷史研究生自己辦的小小研討會,坐在台下的都是自己人,也不必將他們看作西瓜來消除緊張(笑)。接著就朝UC其他的分校發展,去了爾灣(UC Irvine)和柏克萊 (UC Berkeley),後來也有機會去東岸的學校如哥倫比亞和哈佛等等。這些會議行程,除了參加發表自己的研究,認識同行/同好之外,也是很好的旅行機會,看看各處不同的校園,在會議中忙裡偷閒,瞭解各名校圖書館的館藏特色,逛逛書架,趁機搜集和自己研究有關(或無關)的資料,往往也會有些意外的收獲和靈感。

這幾年來除了空間的轉移,參加的會議的類型也有所不同。一開始我從最尋常的研究生會議著手,接著開始參加有特定主題且與我的研究相關的會議,如現代中國、城市、戲曲戲劇研究等。與會者也從以研究生為主體,轉化為研究生與教授的組合。以參加的頻率而言,一年一~兩次是理想的頻率,太多難免舟車勞頓、且不易與自己學校的行事曆配合(學期中往往有助教的工作,無法離開學校太久);若參加的過少(例如好幾年沒有參加會議),則容易與學術界脫節,更糟糕的是因為疏於練習,變得不習慣和別人討論自己的研究,沒能培養面對學界的自信,無形中讓自己趨於邊緣。

申請會議發表對於博士生而言是很好的學習過程,從寫會議摘要投稿開始,學著怎麼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陳述自己的研究,爭取發表機會。若被錄取,則可進一步準備、練習口頭學術發表。以我自己來說,通常投稿就以既有的研究為主(如已經寫好的博論章節,但有時也有為了開會而寫新稿子的情形,那麼就得趕稿了),根據手邊的稿子,準備搭配的投影片。關於口頭報告的稿子就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只寫好大綱憑著自己對題材的熟悉度臨場發揮;一種是中規中矩,寫好逐字的稿子,把稿子唸順、唸熟,在發表時可以很流暢表達出來。我自認是個上台型的人,一上台就愛說話,人來瘋,所以其實性情上是喜歡只寫大綱,然後發表時就開心講話,自得其樂地把自己的研究表達出來。不過照大綱發揮有個風險,就是很受臨場狀況的影響。若狀況好,也許可以滔滔不絕唱作俱佳;若狀況差(例如前一晚搭紅眼班機飛東岸,一夜在飛機上窩著+三小時的時差),頭腦混沌,可能報告時連自己想講什麼都不太清楚。隨著參加會議的等級提升,自己研究的複雜度增加,要即興發揮並不容易,也不是最理想的做法。

後來我找出適合自己的折衷辦法--就是很輕鬆流暢的「唸」稿子,自然得 好像是隨口說出一樣(實在是太愛假裝了哈哈)。這當然需要多次的練習才能達成,同時也需搭配寫稿子的技巧。口說稿子和寫學術論文不同,不須講求文彩華美,以讀起來流暢為主,不需用太難的詞彙,更要避免自己平常唸起來就覺得拗口的字。拗口與否,和本身是否以英文為母語沒有太大關係,例如我就曾在上課時聽過許多美國本地同學被territorialization,deterritorialization和retrritorialization這三個字整的七昏八倒。因此在寫口說稿時,就要邊寫邊唸,感覺一下自己對於什麼樣的詞彙發音可能有障礙,如果有其他較簡單的字可選擇,就加以代換;如果是專業術語僅此一個,在練習時就要唸的熟悉一點,確定發音正確、流暢,反覆練習到熟練為止。另外報告時的語速也是一個重點,唸得太快太慢,除了可能會超出或低於規定時間,還有可能讓讀者感到無趣、分神,影響傳達的效果。即使是唸稿,語調還是要有高低起伏,語速有快有慢(在講到重點時可以放慢一點,咬字更強調一些)。畢竟學術發表,是面向聽眾傳達自己的研究,最忌諱的就是對著自己的講稿或螢幕自顧自地猛唸,最理想的狀況還是應該好像在和聽眾面對面談話一樣,有閒話家常般的輕鬆、分享新知的喜悅,只是內容比較嚴謹,態度也更正式些。

會議發表是一種表演,雖然說Practice makes perfect,但世界上哪有絕對完美的演出(笑)。以上關於發表的技巧都是知易行難,需要不斷的練習,而這些技巧與英文簡報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故在學術以外的發表場合也是適用的。行文至此,突然覺得關於英文口語發表的技巧、以及發表後與聽眾的應答等,還有許多可以發揮的地方,就留到之後的文章再一一補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