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2, 2019

浮出水面



一轉眼最近一次部落格更新,居然已經是四個月前,時節都從夏天進入秋天,真不知時間是如何飛逝(笑)。時間進入十月,留學編修的忙季也即將展開,是時候好好思考(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狀態。前陣子有機會和一位我很喜歡的女性學者長談,老師不僅學術研究成果無比傑出,待人真誠,對學生也是無比溫暖,真是吾輩楷模(無誤)。

認識老師多年,第一次好好地向老師介紹我的編修服務與心得,以獨立學者身份從事學術研究的情形,以及這個部落格的內容。老師不愧是頂尖學者,聊天隨便提問就很切中要害。

師:「喔~你為何覺得自己可以勝任這個工作呢?」
我:(啊糟糕被口試了XDD,這個問題我有答案,但真沒認真想過可以如何表達,不過,老師問了只好接招)「因為讀博班的時候我的老師花了六七年的時間,一個一個字幫我改英文,改各種不同的文類。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我也可以這樣帶領別人寫作。」
師:「那不同的領域你為什麼都覺得可以處理呢?」
我:(老師啊你是問題寶寶嗎XD)「因為剛好有理科和文科的背景,而且都是基礎學科,幫助我在實務上能快速理解非本行的領域。而且呢,自從我開始幫別人編修文件,我才知道現在有好多好多新興的、跨界的領域(眼睛發亮),真的是長知識!而編修這些領域的文件,則無所謂「本科」的問題,重點在於切入的角度和表達的技術。」

想想確實:讀博班的時候,寫作是「從學中做」,開始編修文件後,「從做中學」。四五年來因為文件編修,真的接觸到好多好多在純學界所不會知道的各類產業發展,也很開心幫助同學在這些新興領域取得求學的門票。當然,編修基礎人文、自然科學研究的稿件,能接觸最前線的研究議題,也非常讓人感到充實。

老師對我的回答還算滿意,隔天還來信說,部落格的內容太好看,看到欲罷不能,都忘了要修改自己的稿子了(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肯定啊)。寫到這裡也覺得確實部落格應該要更新一下了(笑)。總之,面對即將到來的文件編修忙季,回顧之餘,繼續「從做中學」,期待這一季的新發現和豐美的果實。


Thursday, June 13, 2019

如何準備 Writing Sample

(圖為幾年前在NYU 附近亂晃所見的句子,隨手拍下,語出哲學家維根斯坦,對寫作者來說甚有深意~) 

很久沒有寫教學文了,這次來談談人文社科博班申請中我眼中真正的大魔王:writing sample。原因如下:第一,對於在台灣完成大學教育的人來說,這是首個長篇的學術英文作品,該如何下筆,實在是有點困難;第二,雖然說是長篇作品,但相對來說可以準備的時間並不多,在準備英文考試、選擇申請校系、聯絡老師、撰寫SoP/PS/CV等等等繁忙事務中,還要設法生出一篇十幾頁的英文論文;第三,究竟writing sample 在application package 中的作用是什麼?admission committee 或 potential advisor 在審查過程中會審閱writing sample?希望從中看到什麼樣的資訊?

上面的三個問題,應該倒過來回答,先知道wrirting sample 的作用,再討論具體可行的準備方式。所以,Writing sample 的作用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讓我們看看你有沒有本事寫篇還像樣的英文學術論文」。先來參考兩個programs 對於writing samples 的規範:

UC Berkeley History:
A scholarly writing sample of no more than ten pages. The sample should be in English and 1.5 or double spaced. A topic of a historical nature is strongly preferred.  If your ten-page sample is an excerpt from a longer paper, you may add a (no more than) one page abstract of the paper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sample. You may cite references in the body of the ten-page sample or include a page of references at the end – whichever works best for you.

Cornell Sociology:

The writing sample should be a short paper, published or unpublished, that will help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understand your analytic abilities,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potential as a sociologist. Co-authored papers are discouraged, unless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joint effort is clear. The paper need not be in sociology.

要寫出一篇「像樣的英文學術論文」,這涉及了1) 對學術寫作基本的掌握,例如基本的文章結構(引言、結論、主要章節安排等)、2)學術規範(適當且正確的引用參考資料)、以及3)基本的英文寫作能力(至少句子通順,邏輯連貫,不要有低級錯誤)等。這些是最基本的學術英文寫作要求,故申請人在審視自己的writing sample 時,也要力求達到上述標準。建立在上述基礎上,審查者可再藉由writing sample 審申請人對現有相關研究的掌握、收集與分析資料的能力、以及是否透過原創研究提出自己的創見,進而判斷其是否具備就讀博士班的學術潛力。

那麼誰是writing sample 的讀者呢?依據我的經驗,因為writing samples 篇幅不短,需要花相當時間才能讀完,故 admission committee 會依據申請人在SoP中提到的研究領域或potential advisor來分配。對申請人來說,最有可能讀到writing samples 的就是你未來的advisor,除了SoP之外,展現研究能力的最好機會。

接下來,討論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下,產出這篇「人生第一篇的英文論文」呢?首先要來看看申請人手頭上有什麼:

1) 如果你已經有一篇用英文寫的學術論文,甚至是已經出版的作品,恭喜你!!只需再檢查稿件是否符合program 的要求(篇幅、格式等),進行必要的調整,並確認英文寫作的品質,就可以下好離手送出囉。

2) 如果你有決心和毅力,想趁此機會磨練自己的學術英文寫作能力,立馬來寫一篇,那請務必預留充分的時間,這邊的充分時間是三個月或以上,且不含選材和構思的時間,也不含英文編修的時間(所有學術英文,從專書、期刊論文、乃至「人生第一篇」的作品,都至少需要經過proofreading 或 copy editing 才能見人)。

3) 如果你有中文的研究論文(例如學期報告、碩士論文、或中文期刊論文),這個情況比較複雜一點,說明如下:
首先,我不贊成直接的中翻英,這個做法既耗費時間又不能確定產出品質。大家所習慣的中文學術寫作和一般規範的英文學術寫作,有本質上的不同,例如中文論文也許可以花費相當篇幅做研究回顧,但英文論文通常在簡短的研究回顧之後,就要直接呈現研究本身的原創內容,這種差異在中英轉換時會增加不少處理的時間。再者,(讓我們坦誠的面對)大部分人的中文學術寫作都有許多問題,如贅字、無主詞、意思不明等(我自己的中文學術寫作也...),這些內容若直譯成英文,絕對不會替申請加分。

因此,在進行中翻英之前,必須先針對中文原稿做一定程度的處理。最好是能請教有英文學術發表經驗的老師、學長姐(反正就運用人脈XD)、英文編輯等等,先針對中文原稿的內容做一些取捨。例如文獻回顧大部分應可精簡,或者多用一些英文的相關研究(都引用中文研究讀者看不懂啊...)。而論文的主要論述之過程與結論等,則需以直白、簡潔的方式有效率的敘述,再加以凸顯。刪除整篇論文重複的部分(學術寫作是一個人的漫長歷程,有時難免自說自話,語多重複)。完成上述步驟後,相當於完成一篇在結構內容方面符合英文學術寫作規範的論文,只差須改以英文敘述與專有名詞的查找翻譯而已。進行到這一步驟,如果時間許可,可以直接將整理過後的中文稿改寫成英文,再請人編修或校稿(直接從英文語境優化內容,省去翻譯的時間和誤差)。如時間有限,就算請他人直接中翻英,所產出的文件品質,也會優於使用未處理過的中文稿所進行的翻譯。

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於針對現有原稿(不論中英文),選出最能展現自己研究能力的內容,以writing sample 的方式呈現出來。如同本文前面所貼兩個programs 針對writing sample 的規範,文稿長度長則10頁(頂多15頁),雙行或1.5 倍行高,這樣英文字數大約在6000-8000字左右;短則可能3000-5000字,而上述1)或3) 兩種常見的狀況,字數皆有可能超過這個限制,因此該如何從中取捨內容,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的建議很簡單,就是:

「不要重複別人已經寫過的東西;多寫別人沒寫過的,只有你能寫得出來的內容」。如前所述,關於研究回顧,只須展現自己對該研究現況有一定的掌握即可,其餘一律精簡。自己搜集而來並加以分析的資料(田野訪談、檔案、文獻或文本等),若非和後續分析或主要論點密切有關,也不需保留。若一篇文章中有多個論點,則只需選取最具原創性或最有新意/貢獻者。若擔心片段選取造成敘述不清,讀者無法掌握脈絡,可在writing sample中寫一個簡單的說明,表示writing sample 是從長篇的研究中揀選而出,簡單介紹一下長篇研究的主旨與內容(例如:本文選自碩論,該碩論旨在探討.....),這種時候自我引用是完全合理的,也能吸引讀者對自己的研究產生更大的興趣。為了強化writing sample 的整體性,可以改寫選取出來的章節段落,重新寫過導論與結語,使其自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這樣就不會有片斷化的問題了。

以上~呼,終於寫完了,希望對有志申請人文社科博班的同學們有幫助,writing sample 真的難對付,但若構思清楚,還是有可能在申請期限前產出一篇內容品質佳,能夠佐證自己的研究實力,替自己的申請加分的writing sample。希望大家在時間充裕時,提早準備,好好完成這一篇也許是「人生的第一篇英文學術論文」的作品喔。

Monday, June 10, 2019

文件編修心得分享(建築、都市計畫、設計)

一直以來很喜歡編修設計、藝術方面的申請文件,可以看到概念新穎的作品集,從藝術工作者的眼中看到的世界也總是別出心裁。這次的案主同時也是第二次申請的過來人,在編修心得中分享了他此次申請學校時撰寫申請文件的心得,以及在編修過程中獲得的幫助(關於我對於第二次申請時文件撰寫的心得可參考這裡)。經過了長達數月的合作,編修了許多學校的許多文件,很高興最後有了非常好的結果。底下為編修心得的全文照錄,和大家分享:


---------------------
作者  HaydeNso (Yanoos)                                     看板  translator
標題  [心得] 推薦 aboa CV SOP Portfolio 潤稿
時間  Wed May  1 00:10:29 2019

◎帳號(譯者或案主):aboa
◎評價(正評或負評):超正評!
○事由:
會來到translator板以及與aboa相識都是從一場失敗開始。我是一個第二次申請建築、都市設計研究所的上班族,約莫三年前,原本就是建築背景的我投了第一次學校,向來一派輕鬆、一切事物都覺得自己處理的我嚐到了苦澀的滋味,深刻檢討後才來到translator板與遇見aboa。事實上設計或建築導向的語言專家是小眾中的小眾,當時尋找了一翻,aboa文、理雙棲的背景相當吸引我,因為建築也是橫跨理性、社會與人文的複雜學科,加上aboa有三年在美英文授課經驗以及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編輯經驗,讓我增加了很多信心!(但事實上那時候什麼都還沒開始XD);隨後從2018年的8、9月開始密集聯繫、對話到2019年初,內容涵蓋CV、SOP、Portfolio,最後申請到U Michigan Ann Arbor、UT Austin、Washington St. Louis、Pratt。

在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前後兩次的申請之間,譯者的有無與文件的好壞兩者的關聯。譬如說SOP的架構,其實我自己也參考了網路上的文章與相關書籍而自己寫了一篇,然而aboa編修中來回的稿件文字真的讓我覺得要到達彼岸不是自己拿了槳就可以出發的,像是aboa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背景做出SOP的架構:例如工作幾年的我與剛畢業的那個我所呈現的SOP就會不太一樣;而最後完成的SOP中的段落與句子間的組織也相較我自己寫的更緊緻、更立體,用字的選擇上,aboa的授課經驗也提供了很堅實的基座,例如某些字就不太適合拿來形容自己的能力。最後,譯者的有無我覺得有另一個關鍵的點是:多了另一雙更銳利的眼睛從另一個角度掃視自己寫過的文字,那種感覺很像某一天突然看見月球的暗面一樣驚喜,這也是前後兩次申請的比較中,令我感到很充實的地方。

除了前後兩次申請的比較外,aboa在整個過程中來回信件所展現的態度讓我感覺很安心。首先是稿件的來回時間都很準確,時間的可預判會讓自己在申請海外學校過程中躁動的心踏實很多,也會使自己更督促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畢竟還是要上班…);另外,很多關於用詞或結構上的疑問也都有明確的回答或是討論,會讓我覺得編修SOP的過程其實也吸收了相當多的事物,無論是我問aboa答或是aboa問了之後我為了回答而去找資料等等,譬Portfolio這個專業取向更重又屢見於藝術、設計或建築的文件,aboa也都會詳細地確認她的理解與我腦海的構思是一致的,這點非常困難卻關鍵,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腦中的概念經過一道語言轉化的過程而失焦,同時這個過程也間接讓我自己梳理了作品脈絡一次,感受到所謂「能夠傳遞給別人而讓別人也懂,才是真的自己懂了」這個概念;接著文件繳交後的面試,aboa提供了幾個方向作為參考,也是很有幫助。總結整個申請過程,會讓自己覺得好像有個人跟你一起是戰友的感覺,畢竟不是每個朋友、兄弟姊妹、甚至父母能瞭解申請時的壓力與難處。

我相當滿意最後的文件成果,SOP底稿的結構完整、次序分明,內容清楚而又流暢(絕對不是直銷話術XD是真的!);Portfolio的作品解說文字也比起我自己寫的更能讓觀者瞭解,特別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回看,這種感覺越強烈。最後想說,一次失敗也不代表結果,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與再站起來的勇氣才會讓那次失敗成為旅途中的一窗風景與指引前進方向的養分,希望大家也都能夠在aboa的協助下成功申請學校。

至少擇一填寫
案件類型與成交價格:
SoP/Personal Statement/Essay
0-500英文字 台幣 2400元
500-1000英文字 台幣 3200元
1000-1500英文字 台幣 4000元

 CV
  一頁台幣1500元,兩頁台幣1800元

作品集
依內容報價

Wednesday, May 22, 2019

文件編修心得分享(建築、設計、海外求職)

設計領域相關的編修,我在過去幾年中累積了相當的經驗。這次比較特別的是編修設計類求職用的文件,申請人也順利從碩班畢業無縫接軌,銜接在海外的工作囉。底下分享他的編修經驗談,從他的心得來看,寫作和設計創作真的互通之處呢。

以下全文照錄PTT的分享文:
---------------------------------------------------------------------------------------------------------------------
作者  hhj4070 (no)                                          看板  translator
標題  [心得] 推薦 aboa cover letter 編修
時間  Wed Apr 17 08:35:20 2019
───────────────────────────────────────
◎帳號(譯者或案主):aboa
◎評價(正評或負評):超正評
○事由:

這邊我想要推薦Aboa的cover letter編修,讓我順利在歐洲完成碩士學位(建築、設計領
域)時,能順利無縫接軌申請到荷蘭的工作。原本想說要寫得很嚴肅的推薦,但實在不適
合我的個性,因此我決定展現我跟Aboa最真實的互動給大家知道。

過去也接觸過一些英文稿件編修的相關人員,但是他們就是編修者,Aboa是我第一個遇到
願意真的走進你內心世界了解你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導師”,之所以稱她為導師,主要是
她不只是把你的稿件看完修完,而是願意真的理解你要表達什麼給你的讀者知道,在看完
我的文件之後,我們總是先花很多時間處理架構,因為她真的會想要釐清你想表達的重點
是什麼以及什麼是你的優勢,或是她認為你需要補充或是加強什麼部分都會很直接地跟你
說,這部分是我最喜歡Aboa的部分,我想Aboa上輩子應該是荷蘭人吧,非常直接,但我相
信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別人這麼直接點出你的問題,但是我個人是相信大破而大立,畢
竟把碗裡面的水倒掉才可以裝新的水吧。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針對應該很小的細節筆戰多次,那個過程會有點像是辯論,她會很直接
挑戰你的觀點,而你必須回答的很仔細,回答得很仔細同時意味者你必須想得很清楚,畢
竟大部份的人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所以在這個答辯的過程,二次創作的可能性
就在這裡發生,你會用一個全新的觀點來審視你自己的可能性及發展性,身為一位建築設
計人員,你可以很深刻的感受的那個二次“創作”過程能量瞬間的爆發,因為在撰寫cover
letter某種程度是在設計你自己想要用什麼樣的樣貌呈現給你未來的教授或是老闆看到。

拿我自己來說,在跟Aboa一起寫完cover letter之後的我才真正發現自己是多麼地掙扎在
自己的思緒裡,或是說你才意識到自己其實真的很喜歡什麼,但是害怕自己無法達到什麼
,但是這都是好的自我理解的過程,畢竟想要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總是需要有人幫你點出問
題,至於剩下的就是你要想辦法解決那個問題,不過我相信每個人都具備著解決問題的能
力的,所以如果各位看官,如果不只是想找一位幫你把你的英文修得美美的花拳繡腿,而
是真的想找一位直指你寫作核心問題的玄鐵重劍,重重一擊,我想找Aboa會是你最好的選
擇(突然變成巨匠廣告),至少我自己很享受和Aboa一起寫作的過程,接下來我的幾個計
劃的英文編修也會希望和她一起進行下去!

◎至少擇一填寫

案件類型與成交價格 :
這次cover letter編修量為500-1000英文字 收費為台幣 3200元

Tuesday, May 7, 2019

the art of being edited...被編修的藝術



這次的文章標題有點怪(算是歐式語法吧,笑),這次來談一下一個我想了很久的主題--當自己的文章由他人編修時,應該如何發揮最大效果?編修他人文章和由他人編修自己文章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我一向相信教學相長,故在編修者與被編修者兩種身份之間切換,應該有某種加乘效果,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的同時,也增進自己閱讀他人稿件並加以精修的能力。這邊的讀者多半屬位於被編修者的位置,因此我也將換位思考,從被電的角度(誤),來看一下學術英文寫作的過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我提供文件編修服務已有多年,但一直以來,我的學術投稿也都另聘高明協助我處理寫作問題。就像人無法把自己舉起,寫作的過程與呈現中,也有太多盲點是作者自己無法看到的。上面截圖呈現的就是我的文章在修改中的狀況(黑色字是我,紅色字是我的編修者),可以看到總共有兩千多個修改或註解(慘烈)。而這些問題可以分為兩類:

1) 基本的英文寫作問題(哈哈,各位看了不要笑),有些真的蠻基本,有些稍微進階一點。出現這些問題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寫作的內容與形式(文法、格式、語彙表達等等)。特別是學術論文,基本上光是想清楚要講什麼內容就用了80% 的腦力(尤其是在寫初稿時)。我是一個在英文寫作時用英文思考的人,雖然可以直接用英文輸入(思考)與輸出(文字),在表達複雜的概念時依然很費腦力。在這樣的前提下,分配給處理寫作形式的大腦資源自然較少,也因此導致一些比較基本的寫作問題。當然,自我檢查有助於消除此類問題,但在完稿的時間壓力下,還是會將未臻完善的稿件交給編修處理。

2) 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認知落差問題,亦即我在(自認為)想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也(自認為)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後,站在接收方的讀者卻可能有不同的解讀,或者無法解讀我的文字。注意這邊涉及的並非對錯上的選擇,更像是理解與詮釋的問題。這種情況常出現在我自以為寫出一些很玄虛的句子的時候,例如截圖中第一段的第一句:
Collecting initiated not only position-making but also a temporal break from the past
我的編輯立刻提出他無法理解這句子(好吧,事過大半年再重讀,我也不太能理解⋯),而他的問題有助於我認真思考,不僅是這句話所要傳達的意思,而是在本段的這個位置,在這階段的論述中,我究竟想表達什麼。處理此類問題,educated reader 的協助非常重要,也就是說編修在此處處理的不僅是文字問題,更涉學術的閱讀與討論。編修者在學術上雖然不需要是作者的同行,但至少要有博士班以上的學術閱讀和寫作能力,才能處理此類問題。

身為一個被編修的人,我該如何從編修的過程與編修稿中受益呢?在Words 或 Pages 檔中按下「接受全部修訂」是最快但幫助也最有限的方法,因為這樣表示對於編修者意見照單全收,跳過了自己思考的過程。通常我的做法是一一看過每個被修改的地方(如這次的例子就有兩千多處⋯),若是基本文法問題就直接接受修訂,若是意涵比較複雜,句子由編輯重新寫過了,則將新句子與自己原句比較做出取捨,或自己再另寫新句。這一輪完成後,再將所有註解一一看過,思考編修者提出的問題,努力理解對方所理解的內容與不能理解的原因,再從稿件內容著手,處理對方的疑惑。

修改稿件的過程很漫長,有時比寫初稿更費腦力。這樣一路寫來(以及被修改),我的心得是除了恆心與耐心,更需要一份追求精益求精的企圖心。一次次的重複寫作與修改的過程,在反覆的練習中提升自己寫作的能力與層次。這些過程中也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讀者和編修者,除了基本糾錯和替換字詞,總會替作者多想一些:他/她在此處想表達的是什麼?我真的理解嗎?若不能理解,能否透過提問和建議,導引對方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盡量完整發揮文件本身(不論是學術論文、留學申請文件等任何種類)的效益。

教學相長,寫作如是,編修可以看做一種以筆談為主的教學,希望藉由分享自己與編修者互動的過程,幫助讀友們更誠懇地面對自己的寫作,彼此共勉,在每字每句的琢磨中前進。

Tuesday, March 26, 2019

UCLA Alumni Scholarships (UCLA 校友獎學金)審查經驗分享




最近有機會幫UCLA審查UCLA Alumni Scholarships 的申請文件,整體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經驗,把過程和相關的心得寫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雖然是申請大學部的文件,但不論是申請大學部或研究所,撰寫申請文件的原理大致上是相同的,故希望這篇文章也能給有興趣申請美國研究所的讀友們一些幫助。

因為是校友,便收到了校友會寄來的email,希望徵求reviewer 來審查大學部新生的獎學金申請文件,雖然審查過程在腦力與時間上會帶來相當的負擔,但還是一口就答應了。我自己在美國的求學過程,受惠於許多獎學金的支持,對於獎學金能替學生帶來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資源深有體會,有機會當然想參與獎學金審查的過程,算是回饋社會。此外也希望透過這個機會,以參與者/審查者的身份實際了解、操作美國大學挑選人才的標準,精進自己閱讀和編修相關文件的能力,回饋給這邊的讀友們。

簡單介紹一下審查的內容和流程。申請者是「已經」拿到UCLA 錄取的大學生,故在學術成績和各方面表現已經有一定程度。審查內容包含幾個項目:課外活動、獲獎榮譽、兩題essays (各有題目)、推薦信一封。為了讓reviewers 能了解這個獎學金的成立宗旨和審核標準,學校製作了training viedo 讓大家可以在審查開始前先行瞭解,也有實體的工作坊(不過我目前不在LA 故沒能參加)。除了介紹獎學金的基本內涵之外,最重要的是說明各項目的分數分配和評分標準。一切審查過程都在線上進行,除了評分之外,還要寫審查意見(暈倒)。由於要趁學校放榜完的時間快速完成審查(書面審查之後還有面試,且必須盡快發布獎學金名單來搶優秀大學生),整個審查過程必須在一個週末(48小時)內完成,對reviewer 的時間安排而言可說是相當緊迫。我在規定時間內讀了將近二十份的申請件(就是將近40題essays 、二十封推薦信、和二十份申請表格資料),一整個有回到博班時期趕時間改學生報告的感覺(笑)。

接下來寫一些我的觀察和心得。首先,一個好的獎學金審查會提供很明確的scoring rubric,各分項審查的重點是什麼、佔總分比例多少。這部分我想較大規模的graduate programs 一定也有,只是一定也不會對外公布(笑),但申請者可以自己權衡一下各申請要項(成績、文件、研究/工作經驗等)的相對比重(或者打聽一下比重分配),評估一下自己相對的強弱項,設法截長補短,加強自己的競爭力。

由於reviewers 人數眾多,每個人的評分標準難免主觀(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標準),因此UCLA 建議reviewers ,要確定的是自己相對的評分標準,至少先讀完五份申請件,大致了解自己所分配到的申請人強弱分佈,再開始評分。也就是在自己所審查的申請人群體中,要達成理想的成績分布(distribution),不要有成績集中偏高或偏低的情形。以我自己來說,我完成全部申請件的評分之後有簡單做個計算來檢查,結果90(滿分100)分以上和60-70分區間約各佔總體的18%,80-90分區間為40%,70-80分區間為23%,算是還蠻理想的分布情況。

再者,針對有題目的essays,請一定要仔細審題後再寫,絕對~不要~自以為讀懂了題目就開心下筆。例如這次的兩題essays,有一題要申請人就領導力來發揮(這也算是申請商學院碩班或MBA 的標準題目吧),先自行挑選一個相關的quote再申論之。結果有許多人引用的是如一個好的老師應該如何,言勝於行,人生成長在於不斷學習等,實在很難和領導力 連結的名言佳句,後續的解讀也就很難不離題。也有人從自己的課外活動中舉例,但寫起來多半偏重介紹自己活動的內容(和成就),忘了寫這些經歷和領導力的關聯(如何啟發自己對於領導力的想法和強化實踐)。這樣得到的分數自然就會打折扣。

第三,關於推薦信,令我有點驚訝的是,推薦信中常犯的錯誤,在這次的審查中還看到不少。例如誇大形容申請人優點,但缺乏具體人際互動佐證,提供非從推薦人立場所能知悉的例證,或者推薦的程度和提供的例證不相符。上述問題我在審查意見中都會明確寫出,因為哪些問題使這封推薦信的integrity有問題,信度打折。故再次提醒各位,申請學校或獎學金,請務必慎選推薦人,如果必須自行擬稿,一定要避免出現上述問題。

第四,要注意申請件的「整體性」,申請件中的每個項目,加總起來要能提供足夠的cross-reference,讓審查人交互查證,至少不要自相矛盾。例如寫說未來想進醫學系但在課外活動部分連在醫院當義工的經驗也沒有;或者推薦信找生物老師來寫,強調自己的實驗能力,但主要課外活動全部都在算數學還得獎。也許不是每個reviewer 都像我一樣龜毛,依序看完每個項目後還會回頭重看再比對,但是加強申請件的整體性,能讓整體得分達到超過100%的效果,是申請時值得努力的目標。

最後,審查的時間很太短,需要審查的文件又非常多,故申請文件須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達最核心的訊息。如前所述,此次的獎學金申請,審查者在兩天時間內,扣除吃飯睡覺家庭時間等,共看了將近六十篇的短文(essays+推薦信),除了閱讀文件,還要給分並陳述理由,時間壓力可說非常大。此次獎學金,所有的UCLA 錄取新生皆有資格申請,申請件數至少有上千件,而一般熱門的碩班研究所,申請件數也在千份左右,審查的時間壓力應不分上下。故申請人在撰寫文件時,要體諒審查者的工作壓力,請直接針對文件的題目或目的寫重點,絕對不要把篇幅花在鋪陳或刻意展現文采上(也就是和答題無直接關係的文字書寫),才能在有限篇幅內傳達有效訊息,幫助審查人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

兩天密集的審查過程,雖然相當累人,但也使我獲益良多。申請即競爭,從來都不容易,看得出來大多數的申請人都相當努力,但申請件中仍有各種或大或小的問題,最後能脫穎而出的,也就是常態分佈中最右邊的那百分之幾。希望透過此文,讓大家能一探美國獎學金審查過程的真實面貌,分享申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要點,供大家參考之後,日後若有機會申請學校或獎學金,能在申請的過程中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Friday, March 15, 2019

文件編修心得分享(永續管理、環境保護、環境工程)

和大家分享一篇留學申請短篇essay 翻譯/編修心得分享,這位同學的專長領域是永續管理和環境工程,我們所合作的文件是program 設有特定題目的essay,須在篇幅以內以相關的專業研究作答。

----------------------------
推薦Aboa 留學文件編修 德國碩士申請文件(短篇論文)

我在申請留學文件最忙碌的月份找到Aboa 留學文件編修,體驗過覺得非常推薦給所有需要申請國外學校的同學!不只是因為Aboa 編修文件的品質很好,也因為和Aboa 在溝通協調上很有效率,可以很輕鬆的使用Email 與他溝通,在找Aboa 之前我有購買過外國人的revise 服務(在ptt 板上熱門的英文潤稿公司),但我那次體驗覺得不好,因為他的服務就僅兩次潤稿,第二次潤稿我有問題也不能繼續詢問,相比之後覺得Aboa 的服務人性化太多了。

我這次是請Aboa 幫忙編修短篇論文,應學校要求800字,來回編修三次總計13天。在編修的過程,Aboa 不會逐字翻譯,而是以英文直接表達出我想說的內容,在任何有問題的地方,他會寫在註解請我回覆,以確保文意正確。

因為有購買Aboa 的編修服務,除了提升我的用語準確外,也節省了我許多時間,這點對我來說是在申請階段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希望把Aboa 優良的服務推薦給有需要的同學!

EK

---------------------------
分享同學的編修心得文,除了保存美好的合作經驗外,對我來說更是反省自己服務設計的好機會(一種質性使用者研究的概念)。補充兩點說明如下:

1) 我的文件編修服務,SoP、essays、writing sample 皆包含兩次編修稿和最後的完稿,故同學們有兩次提問和討論的機會(也就是心得文中說的,在第二次潤稿後有問題還可提出)。實務上來說,無限次數的修改在時間上不可行,對同學的幫助也有限(申請是有時間壓力的)。因此我想兩次的編修稿+最終完稿應該是一個比較優化的安排,在這裡也很高興看到這個安排得到肯定。

2) 對於有翻譯需求的同學,我在信件往來中會強調我的翻譯服務並非「直譯」,而是參照中文原文後,在翻譯的過程中,進行適度刪減改寫。因為留學文件並非文學創作,主要目的在於產生「有效、有競爭力」的文件。以此為前提,意義不明或超出文章脈絡的內容,重複的句子、贅詞等等(相信我,大部分人的中文寫作,包括我自己的,都存在著這些問題),我會一概刪除。在刪除時我會同步考慮英文稿件的字數限制,中翻英字數轉換的問題,以及精簡篇幅後,能否將刪除的內容替換為更重要具體的內容(也就是不僅是精簡內容,而是代換內容)。綜合上述考慮,並在經過1) 的來回編修之後,希望能讓文章行文更簡潔、內容更具體、也會符合學術英文的規範。


Saturday, March 2, 2019

台達荷蘭環境獎學金介紹


時序進入三月,拿到學校錄取之後最重要的下一步是什麼呢?當然是努力尋找獎學金的機會,是開拓財源!!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我覺得很棒的獎學金機會「台達荷蘭環境獎學金」。

在開始編修工作前,不諱言我一直是個「美國俗」--想到留學就只會想到美國。開始幫同學們編修文件後,自己也開了眼界,發現除了近年來留學荷蘭的人日益增加,荷蘭的學程學位設計也確實自有特色。有幸幫助同學申請到荷蘭的碩班之後,自然而然也就漸漸知道留學荷蘭的一些獎助機會。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接觸了台達荷蘭環境獎學金。

關於獎學金的成立目的與適用對象,請詳獎學金官網。主辦單位也舉辦了獎學金的說明會,雖然時間已過,但說明會簡報(中英文版)、FAQ等等,在這裡都可以下載。特別是中文版的簡報實在太佛心,除了台達獎學金,還一起介紹了歐洲留學獎學金、教育部歐盟獎學金、荷蘭獎學金(Holland Scholarship)等,請有興趣或者正準備要赴荷蘭或歐盟國家留學的同學,務必務必詳細閱讀,申請適合自己的獎學金($$$嘛,當然是多多益善啊你說是不是)。

再回來講台達荷蘭環境獎學金。在我看來這個獎學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以碩士學生為對象。留學美國的人就知道碩士要有申請獎學金機會是多麼困難(更別說拿獎學金讀碩班了)。再者我覺得給的額度還是不錯,雖然非全額,但考慮歐洲的學費和生活費,這樣的獎助還是不無小補。

接下來分享一下關於台達荷蘭獎學金的申請心得,誒,應該說是我幫助同學編修申請文件並成功進入口試(後來也錄取)的心得。申請獎學金除了一般的文件(CV、推薦信、畢業證書等),還需要繳交500字的個人簡介/Statement of Purpose for Delta,和1000字的Study Plan/讀書計畫。重點來了,這兩份文件大家在申請學校時多半都已經寫過,能拿到學校錄取,文件應該也寫得不差。但台達獎學金設定了明確的贊助議題,要如何修改既有文件,提升自己申請獎學金的競爭力,說服獎學金審查委員自己是最值得投資的人呢?

需注意的是,獎學金簡章只設定了環境及永續能源等「相關領域」,沒有設定具體的就讀學門,這就是大家可以做文章的空間了。以我經手過的領域,包含農業科技、建築設計、能源管理、科技管理等等。這些領域和環境與永續的相關性各不相等,例如農業科技和永續發展可說是直接相關,建築設計或科技管理等則需多費點心思建立關聯性。建立關聯性的方法還是要從自己的學習或研究興趣出發,尋找自身與獎學金宗旨可以建議的連結。例如科技管理,可以從綠色供應鏈、智慧工廠、循環經濟等面向切入;建築設計則可從綠建築、建築能源管理、綠帶重建等設計理念發揮。從上面的舉例可知,善用關鍵字非常重要,關鍵字是申請人與審查者共通的詞彙,以關鍵字為始,從自己過往的學經歷中選擇題材,證明自己具備相關基礎,以及勝任未來學習的能力。能掌握以上要點,就有希望進入獎學金第二輪的面試囉(心)。

上述建議,申請其他設有專門議題的獎學金也都適用。以上~和大家分享這個獎學金的機會,再次鼓勵符合資格的同學慎重考慮申請喔。


Tuesday, February 12, 2019

十年


作為一個研究歷史的人,常在想要經歷多久的時間才能讓過去成為歷史。十年的時間,應該相當足夠吧。

十年前的情人節(讀博士班七年,畢業至今又將近三年),我收到了博班指導教授寄來的email,表示我被UCLA 的歷史系錄取,希望我能考慮到UCLA 跟她做博士論文。從這封信我踏上了學術之路,展開了我與學術研究之間延續至今的戀愛關係(情人節的隱喻XD),在這旅程中,我在人生的各個方面有了許多本質上的改變,懂得遠行、懂得自處、懂得善與人交。凡此種種都成為今日得以自立並回首前瞻的立基點。

博士班是一個風風火火又波瀾不驚的漫長過程。入學時經費無著、外出田野搜集資料遇到各種突發狀況、要兼顧修課教學研究之分身乏術,都是意料之外的「常態」。氣餒有時,挫折有時。能夠翩然度過,除了天生的絕對樂觀信心(自我感覺良好),最重要的是對研究絕對的熱情。不論世界或生活多麼混亂忙碌,只要打開進行中的論文檔案,心裡總是會感受到一種奇異的平靜,只有我與文字、思考之間的心流,綿綿無盡,不為外所擾。而博班期間外界的紛擾,我的指導教授以無比的教育愛與責任心幫我化解了許多,她解決我的經費問題,身為老師保護自己的學生,還接收我遭遇不順利時的負面情緒,讓我知道不論多天真的研究想法,總有人可以分享;多麼愚蠢的錯誤,總有人願意包容。

的確,七年的博士班期間,我的指導教授有時亦步亦趨,有時在旁搖旗吶喊,有時與我並肩而行,使我從學術上的幼童長成一個滿懷壯志的青年。寫完博士論文後,我把自己的論文和老師得到大獎的專書著作並陳在書架上,有時覺得自己好逸惡勞了,就走到書架前看看,提醒自己那仍在成長中的理想,然後繼續研究、繼續寫作。

十年一瞬,長成青年後看來要迎接中年。過往所學與經歷,讓我成為更完整的自己,有信心創造新知,也幫助他人成為更好的自己,讓神奇的transformative years 以不同的方式延續。



Thursday, January 3, 2019

祝讀友們新年快樂


                                         (圖為連假期間艷陽下的國立台灣文學館一隅)

又是新的一年開始,在申請忙季的滾動中,浮上來呼吸一下,在此各位讀友們新年快樂。忙季中已經連過12/1、12/15、1/1-1/2 這幾個大的申請截止日(擦汗),也已經陸續收到一些本年度較早申請的同學被錄取的好消息,非常覺得受到激勵。和仍在和申請過程奮戰中的朋友們互勉,請再撐一下(笑),就可以開心(緊張的)過春節囉。

對我來說教學相長非常重要,因此文件編修工作和自己的研究活動未曾偏廢。過去這一年,主要的學術活動,除了出國開會(詳見出國出國開會去這一系列文章)外,年中完成了一篇一萬字的英文論文投稿(是的,等這忙季忙完,就換我要去針對reviewer 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文章了),年底進行了一個兩小時的學術演講。等整個流程告一段落(完成整個投稿--審查--修改程序),我會和之前紀錄出國開會的經驗一樣,把完整的過程寫成系列文,在這邊和大家分享英文學術寫作得要領,敬請期待&祝我好運。

再次祝讀到這裡的你們新年快樂,有很fulfilling & productive 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