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7, 2019
the art of being edited...被編修的藝術
這次的文章標題有點怪(算是歐式語法吧,笑),這次來談一下一個我想了很久的主題--當自己的文章由他人編修時,應該如何發揮最大效果?編修他人文章和由他人編修自己文章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我一向相信教學相長,故在編修者與被編修者兩種身份之間切換,應該有某種加乘效果,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的同時,也增進自己閱讀他人稿件並加以精修的能力。這邊的讀者多半屬位於被編修者的位置,因此我也將換位思考,從被電的角度(誤),來看一下學術英文寫作的過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我提供文件編修服務已有多年,但一直以來,我的學術投稿也都另聘高明協助我處理寫作問題。就像人無法把自己舉起,寫作的過程與呈現中,也有太多盲點是作者自己無法看到的。上面截圖呈現的就是我的文章在修改中的狀況(黑色字是我,紅色字是我的編修者),可以看到總共有兩千多個修改或註解(慘烈)。而這些問題可以分為兩類:
1) 基本的英文寫作問題(哈哈,各位看了不要笑),有些真的蠻基本,有些稍微進階一點。出現這些問題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寫作的內容與形式(文法、格式、語彙表達等等)。特別是學術論文,基本上光是想清楚要講什麼內容就用了80% 的腦力(尤其是在寫初稿時)。我是一個在英文寫作時用英文思考的人,雖然可以直接用英文輸入(思考)與輸出(文字),在表達複雜的概念時依然很費腦力。在這樣的前提下,分配給處理寫作形式的大腦資源自然較少,也因此導致一些比較基本的寫作問題。當然,自我檢查有助於消除此類問題,但在完稿的時間壓力下,還是會將未臻完善的稿件交給編修處理。
2) 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認知落差問題,亦即我在(自認為)想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也(自認為)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後,站在接收方的讀者卻可能有不同的解讀,或者無法解讀我的文字。注意這邊涉及的並非對錯上的選擇,更像是理解與詮釋的問題。這種情況常出現在我自以為寫出一些很玄虛的句子的時候,例如截圖中第一段的第一句:
Collecting initiated not only position-making but also a temporal break from the past
我的編輯立刻提出他無法理解這句子(好吧,事過大半年再重讀,我也不太能理解⋯),而他的問題有助於我認真思考,不僅是這句話所要傳達的意思,而是在本段的這個位置,在這階段的論述中,我究竟想表達什麼。處理此類問題,educated reader 的協助非常重要,也就是說編修在此處處理的不僅是文字問題,更涉學術的閱讀與討論。編修者在學術上雖然不需要是作者的同行,但至少要有博士班以上的學術閱讀和寫作能力,才能處理此類問題。
身為一個被編修的人,我該如何從編修的過程與編修稿中受益呢?在Words 或 Pages 檔中按下「接受全部修訂」是最快但幫助也最有限的方法,因為這樣表示對於編修者意見照單全收,跳過了自己思考的過程。通常我的做法是一一看過每個被修改的地方(如這次的例子就有兩千多處⋯),若是基本文法問題就直接接受修訂,若是意涵比較複雜,句子由編輯重新寫過了,則將新句子與自己原句比較做出取捨,或自己再另寫新句。這一輪完成後,再將所有註解一一看過,思考編修者提出的問題,努力理解對方所理解的內容與不能理解的原因,再從稿件內容著手,處理對方的疑惑。
修改稿件的過程很漫長,有時比寫初稿更費腦力。這樣一路寫來(以及被修改),我的心得是除了恆心與耐心,更需要一份追求精益求精的企圖心。一次次的重複寫作與修改的過程,在反覆的練習中提升自己寫作的能力與層次。這些過程中也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讀者和編修者,除了基本糾錯和替換字詞,總會替作者多想一些:他/她在此處想表達的是什麼?我真的理解嗎?若不能理解,能否透過提問和建議,導引對方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盡量完整發揮文件本身(不論是學術論文、留學申請文件等任何種類)的效益。
教學相長,寫作如是,編修可以看做一種以筆談為主的教學,希望藉由分享自己與編修者互動的過程,幫助讀友們更誠懇地面對自己的寫作,彼此共勉,在每字每句的琢磨中前進。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