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確定自己想要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研究生活後,我就開始和自己欣賞的學者「聊」自己的想法,藉此測試並擴大獨立學者生涯的可行性。
博班畢業的那個學期,剛好從洛杉磯到西雅圖開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的年會,有機會見到一些台灣來的師友,便向一位研究、學術出版服務與行政各方面都讓我很敬佩的女性前輩學者請益:
「如果我都沒有academic affiliation,那投稿會不會被退稿啊?」(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個問題非常白痴.......)
「審稿是匿名審查啊,又沒有人會知道你是誰,或是有沒有affiliation。等投稿審查通過你的名字就會被登出來了。到時也不會因為你沒有affiliation 而不登。」
然後老師說了一句啟發我至深的話:「你的學術就是你的名片。」
這句話我一直牢牢的記在心裡。確實,一個獨立學者,既然沒有機構及其所代表的物質或文化資本,能夠確立自我定位與價值的,自然也就只有學術研究。這樣一想,就更想努力把研究做好,讓自己的研究替自我發聲。
我也和我的一位committee member討論過獨立學者的議題。在我的博班生涯中,這位老師雖然不是我的advisor,但也可以說是我的mentor,我們幾乎無話不談。老師是華裔美國人,在日本待過多年,精通日文,對於日本的學術文化有很深的掌握。
「老師啊~你覺得當一個獨立學者會很怪嗎?」(這也是個很白痴的問題...)
「不會很怪啊。我們在日本的時候,有時也會和高中老師一起討論學術。你知道的,日本的學者喜歡把特定問題鑽研得很深入,但他的正職可能是個高中老師。在學術方面,大家都是同事。」
老師還來個回馬槍:「而且~不在學校工作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的事情(笑),如果你覺得誰誰誰很笨啊,你大可以不必理他們喔哈哈哈。」
當然,不是所有我當時諮詢的人都對獨立學者保持著相對支持或開放的態度。我也聽過"A job is a job" 這樣的說法,認為只要是學術界的工作都該好好考慮。又或者仍將學界的職位視為判斷學術成果的主要標準。 這些觀點我也都好好地收下。畢竟,要所有人對達成一致的共識是不可能的。知道並且正視歧異的存在,才真正給人追求自我的勇氣。
心意拿定之後,下一篇,來寫至今我所摸索出來的,獨立學者的運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