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4,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VII如何經營學術生活與社群


 (有時候我喜歡自己插花....)

這系列的文章陸續寫下來,討論成為一個獨立學者的內在動機、外在條件等等面向。這篇要講比較偏向技術面的心理建設和社群營造,讓自己有一個均衡,支援的運作系統,可以窩在裡面開心做研究。

首先,當然就是要不時確認自己的動機,並持續自我賦權/empowerment。其實剛開始脫離學校的時候我有想過,如果真的真的都沒有外在的壓力或期許,我真的可以推著自己跑嗎?後來這題我的解法很簡單:如果真的不論什麼原因不想做研究,就...不要做啊。既然沒領別人薪水,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不論多有興趣,做研究都有辛苦的地方,在圖書館花很多時間找資料,稿子寫來寫去寫不好或寫不完,都是常有的。反過來說,如果還在做研究,還想繼續做研究,就這樣繼續下去。獨立學者的研究生涯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不是結果論或目的論,是有「做」才能持續的存在。

接下來是重點啦~要推著自己跑,還是得要有一些輔助條件,才能跑得順,跑得遠。條件之一就是上一篇提到的金錢問題,除了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人。

需要認識一些能夠彼此欣賞,有共同或能對話的研究興趣,並且如果有機會能一起合作的人,這個絕對是最重要的。這樣說並不是要刻意建立什麼人脈,而是一方面提醒自己可以的話應該把握哪些機會,也回顧一下自己一路走來遇到的朋友們。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善於經營人脈的人,博班大多數時候即使去開學術會議也是快閃,報告完就開開心心地溜出會場遊玩了(不可取)。但恰好在博班畢業的那個學期,我的指導教授辦了一個很高規格的學術工作坊,把小的我和一群學有專精的學者放在同一張大圓桌上,每個人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報告自己的研究,大約二十分鐘報告,其他時間討論(被圍攻),底下還有聽眾可以助攻。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超級intensive 的經驗,但也因此結識了新生代的同好,以及許多照顧晚輩的老師。後來這次工作坊所認識的人,就變成我的之後的基本人脈。其中一位邀請我參與她主編的專輯投稿,一位邀請我擔任期刊審查委員,一位後來在我移居的城市非常照顧我。直接間接,透過他們我又認識了其他人,雖然研究領域不完全相同,但很談得來,不僅成為朋友,也一起合組學術會議的panel。這些「人」的因緣,不知不覺中,又將我的學術生活往前推動了不少。

此外,我也有自己的支持團體。從開始寫博論起,就有一個writing group,到現在還持續著,可謂之相當長壽(不小心透露了年齡)。我們group 裡的人研究興趣各不相同,但大家持續的讀彼此寫的東西,橫跨學術生涯的不同階段。從博士論文、到獎助申請書、期刊投稿、學術專書書稿....是學術的歷程,也是生命的歷程。研究的過程雖然大部份時候獨處(也需要獨處),但知道這世界上總有一群人會用包容與支持的心看待自己的作品,還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也因為這樣可以走得長久。

除了認識人,還有另外兩種維持動能和學界互動的方法。第一種就是投稿,投稿是給自己承諾,要求自己把進行中的研究收尾,把稿寫完;投稿也是給他人承諾,除非直接被desk reject,不然稿件一投出,就是他人勞動的開始(笑)。主編、審查人、甚至負責該篇文章的責任編輯,都會因為自己的投稿而付出不同程度的心力。而他人的回饋,會成為自己研究的動力(或阻力哈哈哈),這是一個純粹文字往來的互動過程,但也許最終會有出乎意料的成果,例如我居然因為自己的期刊論文而被訪問

第二個方法就是時時更新學界最新動態。通常各個領域都會有自己訊息流通的管道(我是歷史領域...所以關於我常用的資訊管道我會另外寫一篇和大家分享),三不五時看一下最新的書訊、演講消息,大概知道一下誰誰誰寫了什麼,最近大家在討論什麼。其實數位時代就算坐在家裡啥都不作,也會可能會被資訊淹沒,但更新重要的專業訊息,目的在於讓自己有機會和人聊天時,不至於顯得太無知,完全不知道學界發展的趨勢獲成果,對話起來好像古人,那就搞笑了。

這篇寫得有點長,最後來總結一下,我是如何建立有助於持續做研究的內外條件:首先是鞏固自己做研究的動機,再者培養適合自己的人際關係,並建立自己的支援體系。此外也要主動出擊,透過投稿和學界建立關係,並時時更新學界現況。寫起來好像很多,進行起來倒也挺自然的,不覺得有很大的負擔,也許好的環境,就像水和空氣,重要,但不時時讓人意識到其存在。



Thursday, April 15,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VI 經濟現實的Reality Check

 

(冬日,氣溫約八度的大安森林公園)

千呼萬喚始出來~本編終於要來直接談到$$$的問題了。提醒,這篇整篇都會提到錢錢錢錢錢,所以對於談錢感到不好意思的人請斟酌:P。


首先,獨立學者和金錢的關係,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做研究不但不能賺錢,而且還可能要花錢。」

既然沒在學術單位工作,作研究不能賺錢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若要當一個獨立學者,首先就要問自己是否願意無償地做研究。其實用學術賺(換)錢是一個很近代的概念,我們今天所知的學術機構,多半是這一兩百年以來的發明。人類歷史中大部分的時間,知識生產都不能直接交換金錢報酬。鑽研自己的知性興趣,滿足好奇心,經常是文人雅士(i.e. 有錢人)的雅好。只是生活在現代學術資本主義下的我們,往往太習慣把學術研究視為工作,把學術活動/成果視為交易的籌碼。

下一個問題,是否願意為了研究花錢呢?研究通常要花錢,大錢或小錢的差異而已。以人文學研究來說,大錢大概就是買個幾百本的套書在家細細觀覽(或者順便買個豪宅放書),小錢大概就是影印研究資料,買一兩本和自己研究相關的專書,或者文章要投稿前請專業編輯來幫忙一下文字。

講到花錢,就會觸及最根本的問題:獨立學者的收入要從何而來呢?

在我看來,既然獨立學者賺錢和做研究是分開的,那麼就必須要有效率的賺錢,在有限的時間內,賺到足夠的錢,既能支應生活,又能負擔研究所需的支出。效率很重要,畢竟做研究是勞心勞力的事情,如果工作已經佔去大部分的心力,久而久之自然也別想做什麼研究了。

至於怎麼達成這個目標,取決於每個人的能力和個性,我沒法做出很完整的建議,但我覺得最理想的情況是時間安排自由,有議價權,能應用自己的學術能力,但是不要在學界賺錢(學界的給薪規定比較沒有彈性,故以時間來說未必有效率)。至於什麼樣的工作可以滿足上述的條件,就要靠獨立學者自己去發揮了。如果無法完全自己建立理想的工作模式,找個和自己的專業相關,工時正常,可以兼顧休閒生活的工作也是不錯的做法。這樣的話,休閒即學術,論文就下班再寫了。

當然,很多時候勞動(心)並不是為了賺錢,而在於建立自我與社群的連結。例如受邀演講分享自己的研究,本意是分享自己的研究,演講費則是附加價值。下一篇將會講到,在賺錢與研究之外(一整個就很忙),獨立學者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學術社群,經營學術生活,進而實現長久的學術生涯。


Wednesday, April 7,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V 社會/文化現實的Reality Check


 (攝於蘇黎世美術館--藝術是不朽的夢)

前面幾篇寫了獨立學者的初衷、動機等等、從自己的主觀立場來寫成為一個獨立學者的「好處」。當然人也不能一直做白日夢(笑),這篇就要來寫寫若是成為一個獨立學者可能會遇到的現實問題,來做個reality check,面對現實吧~~

既然說是獨立學者,不屬於任何單位,自然就沒有機構所帶來的社會/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本篇就先談談社會/文化資本的問題: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現行的價值觀和學界文化,很習慣用任職的單位和職稱界定他人。說不清有多少次,初次見面的學界中人,總是問我:「你在哪裡教書?」從來沒有人問:「你在做什麼研究?」。前者我沒有答案,後者我可以講很多(笑)。其實兩個問題並不互斥,但大多數的人習慣有一才有二,在對談中聽到我第一題答「獨立學者」就卡關了(啥?你在美國拿到博士然後...沒去教書??目前無業??),便很難聊到第二題。這種以組織和職位定義他人的做法,也可說是根深蒂固。我博士畢業之後,也遇過有人對著我說「啊~你就是那個UCLA 畢業的」這樣的狀況...是沒聽過如果人一直回味自己的最高學位,是一種裹足不前的病徵嘛(笑)。為什麼不從學術專長或研究興趣來開啟話題呢?

這些經驗,常讓我好奇,為什麼已經是在「學術」界,人們理解他人的第一個依據卻不是學術,而是組織、職級等等這些社會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當然,這些社會制度排除了許多可能,卻也是行之有年的認肯標準。我也想過若不在學界謀職,與學術獎勵和榮譽無涉,要如何取得定位自己的文化資本呢?比如說正教授的學術資歷比助理教授完整,那一直是Dr. Wu但不會成為Prof. Wu的我,要怎麼呈現自己的學術資歷、甚至成果?當許多學術榮譽(尤其是在台灣)都只開給有任職單位的學者,獨立學者不就自絕這些機會之外?

上述因為不在學界工作的損失,都是確定的。但這些損失的影響,需要仔細評估,也取決於自己的個性與價值觀。以我自己來說,我覺得頭銜並不很重要(我從小就覺得深藏不露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所以最好是博士但大家都看不出來XD),雖然因為沒有學界身份而沒有機會競逐學術榮譽,但榮譽本是虛名,本質還是在於研究做得如何。這樣一想又回到那句老話:「你的研究就是你的名片」,還是靜下心來,專心做自己心愛的研究。把社會/文化資本看成附加價值,而非首要的追求目標,才是呼應自己做研究的初心。

下一篇來講經濟資本的影響,談錢嘛...就真的有一點傷感情了啊哈哈,不過也並非是個過不去的關卡。且看下回分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