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喜歡自己插花....)
這系列的文章陸續寫下來,討論成為一個獨立學者的內在動機、外在條件等等面向。這篇要講比較偏向技術面的心理建設和社群營造,讓自己有一個均衡,支援的運作系統,可以窩在裡面開心做研究。
首先,當然就是要不時確認自己的動機,並持續自我賦權/empowerment。其實剛開始脫離學校的時候我有想過,如果真的真的都沒有外在的壓力或期許,我真的可以推著自己跑嗎?後來這題我的解法很簡單:如果真的不論什麼原因不想做研究,就...不要做啊。既然沒領別人薪水,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不論多有興趣,做研究都有辛苦的地方,在圖書館花很多時間找資料,稿子寫來寫去寫不好或寫不完,都是常有的。反過來說,如果還在做研究,還想繼續做研究,就這樣繼續下去。獨立學者的研究生涯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不是結果論或目的論,是有「做」才能持續的存在。
接下來是重點啦~要推著自己跑,還是得要有一些輔助條件,才能跑得順,跑得遠。條件之一就是上一篇提到的金錢問題,除了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人。
需要認識一些能夠彼此欣賞,有共同或能對話的研究興趣,並且如果有機會能一起合作的人,這個絕對是最重要的。這樣說並不是要刻意建立什麼人脈,而是一方面提醒自己可以的話應該把握哪些機會,也回顧一下自己一路走來遇到的朋友們。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善於經營人脈的人,博班大多數時候即使去開學術會議也是快閃,報告完就開開心心地溜出會場遊玩了(不可取)。但恰好在博班畢業的那個學期,我的指導教授辦了一個很高規格的學術工作坊,把小的我和一群學有專精的學者放在同一張大圓桌上,每個人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報告自己的研究,大約二十分鐘報告,其他時間討論(被圍攻),底下還有聽眾可以助攻。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超級intensive 的經驗,但也因此結識了新生代的同好,以及許多照顧晚輩的老師。後來這次工作坊所認識的人,就變成我的之後的基本人脈。其中一位邀請我參與她主編的專輯投稿,一位邀請我擔任期刊審查委員,一位後來在我移居的城市非常照顧我。直接間接,透過他們我又認識了其他人,雖然研究領域不完全相同,但很談得來,不僅成為朋友,也一起合組學術會議的panel。這些「人」的因緣,不知不覺中,又將我的學術生活往前推動了不少。
此外,我也有自己的支持團體。從開始寫博論起,就有一個writing group,到現在還持續著,可謂之相當長壽(不小心透露了年齡)。我們group 裡的人研究興趣各不相同,但大家持續的讀彼此寫的東西,橫跨學術生涯的不同階段。從博士論文、到獎助申請書、期刊投稿、學術專書書稿....是學術的歷程,也是生命的歷程。研究的過程雖然大部份時候獨處(也需要獨處),但知道這世界上總有一群人會用包容與支持的心看待自己的作品,還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也因為這樣可以走得長久。
除了認識人,還有另外兩種維持動能和學界互動的方法。第一種就是投稿,投稿是給自己承諾,要求自己把進行中的研究收尾,把稿寫完;投稿也是給他人承諾,除非直接被desk reject,不然稿件一投出,就是他人勞動的開始(笑)。主編、審查人、甚至負責該篇文章的責任編輯,都會因為自己的投稿而付出不同程度的心力。而他人的回饋,會成為自己研究的動力(或阻力哈哈哈),這是一個純粹文字往來的互動過程,但也許最終會有出乎意料的成果,例如我居然因為自己的期刊論文而被訪問。
第二個方法就是時時更新學界最新動態。通常各個領域都會有自己訊息流通的管道(我是歷史領域...所以關於我常用的資訊管道我會另外寫一篇和大家分享),三不五時看一下最新的書訊、演講消息,大概知道一下誰誰誰寫了什麼,最近大家在討論什麼。其實數位時代就算坐在家裡啥都不作,也會可能會被資訊淹沒,但更新重要的專業訊息,目的在於讓自己有機會和人聊天時,不至於顯得太無知,完全不知道學界發展的趨勢獲成果,對話起來好像古人,那就搞笑了。
這篇寫得有點長,最後來總結一下,我是如何建立有助於持續做研究的內外條件:首先是鞏固自己做研究的動機,再者培養適合自己的人際關係,並建立自己的支援體系。此外也要主動出擊,透過投稿和學界建立關係,並時時更新學界現況。寫起來好像很多,進行起來倒也挺自然的,不覺得有很大的負擔,也許好的環境,就像水和空氣,重要,但不時時讓人意識到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