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8, 2018

出國出國開會去--Part VI (會議臨場與收穫)


寫著寫著終於來到這次AAS系列的最終回了,(前情提要:投稿會議準備投稿文章準備會議簡報怎麼做),為何開頭要放這張冰天雪地的照片呢?老實說我是盤算著DC的櫻花季,想在會議「之餘」(絕對不是要中途落跑),在春風徐徐中,徜徉在波多馬克河畔賞花,才有動機報名會議的。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抵達DC之後天氣在零度上下起起伏伏,到了會議的前一天居然索性下起大雪,一片冰雪連天,花苞沒被打落就不錯了,哪還有花可賞。

好吧,這也就是老天要我好好待在會場,老遠來了,安份地參加會議的意思。我的panel 時間非常理想:週六早上十點,既不太早也不太晚,沒卡到早午晚餐時間,也不阻礙聽眾賴床睡個飽飽再來。當然身為報告人兼小組組織者,我還是很乖乖地九點多就到了場地外面徘徊,先準備器材,遇到認識的人打打招呼。一進會議室空蕩蕩(場地沒排八點開始的panel),走進去一看我們的評論人已經坐在裡面做準備,打過招呼後(當然不能先套招說欸請問你等下要問我什麼問題啊),就開始測試器材和投影片。


(圖為友人所攝,專程來聽小組報告並留下美好記錄,感謝她)

因為各篇論文內容的關係,我被安排在第一位發表,完全沒熱身的機會。不過既然是期待已久的會議發表,可以在小組中第一位發表也是求之不得呢(哈哈)。接著主持人的介紹,說了自己事先設想好的開場白,讓聽眾笑一笑,振奮一下大家的精神,就開始播放投影片,按照事先練習過的內容,開始(自得其樂)的發表起來。

實際演練結果,完全沒背稿或看稿(應該說我根本沒寫講稿),以投影片做提要現看現講,約90%都和預演的相同。只有最後一頁的take-home messages,講到對於歷史研究的自我期許,心情太high 有點語句稍有不順。這場小組的聽眾不多,但本領域的主要學者(至少是我想得到的人)都來了,也有一些同輩的朋友同好(大家都沒提問,好客氣)。聽眾中我最在意的還是自己的指導教授。小時候我總以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指導教授坐在台下聽自己報告,現在長大了一點,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有帶著自己長大的老師,面帶微笑在台下聽完自己的完整報告(以及整個小組發表),除了感受到溫馨鼓勵之外,也是一種同行同儕的認可。

Q&A 部分,提問的聽眾展顯了一個很有技巧的發問方法:先問一個關於研究方法或概念普遍性問題,再針對自己特別感興趣的發表發問。這樣每個發表人都有機會和聽眾互動,又可就研究內容的特定細節討論。我們的小組成員背景多元(歷史、東亞研究、表演研究),發表後的討論也多元熱烈。會後也和小組成員及一些與會聽眾繼續續攤聊天,非常盡興開心。

最後總結心得,回顧不算長也不算短的學術生涯,深深覺得機會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努力不在拼一時,在長久持續不懈的投入琢磨。在美讀書期間雖然開會方便,針對AAS的投稿卻屢投履敗;回台後,台美之間的空間距離拉遠了十萬八千里,靠著網路科技以及同好的合作努力,寫出小組及個人發表摘要,順利獲得發表機會。事後回想,此次開會的時間點,對自己的學術生涯發展來說,也許是最好的安排。我已經完成博士論文,有了發表同儕審查文章與審查學術投稿的經驗,更加了解學術研究的構思、組織、與表達。因為這樣,此次會議發表才能呈現比較完整的研究結果,以及一個相較於過去更為成熟的學術自我。

寫這篇回顧文的時候,台灣已進入炎炎盛夏,回想不過兩個月前美東的乍雪時晴,人生行旅匆匆,從美東凜冽的早春,美西煦煦的藍天,到海島上濕熱黏膩的熟悉,一直握在手中的多半是自己決定必須追求的東西。終於完成了這個系列的會議發表回顧文章(耶沒有拖稿),接下來要努力將會議發表再改寫成論文投稿,用另一種形式分享研究成果,連結同好。部落格的寫作方向也會因應暑假即將開始的申請季節,繼續寫些相關文章幫助有需要的讀友囉。

Wednesday, May 2, 2018

出國出國開會去--Part III (會議簡報怎麼做)


(圖為這次AAS我的簡報的封面頁,圖中四個京劇中的角色,取自Zucker 1925年版的The Chinese Theater一書中手繪的插圖。每本書的插圖皆為當時手繪而成,除了傳達角色的特性,也透露出手藝品特有的「人」的氣息。)

我大概有一種「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寫不出來」的毛病,折騰了一番在出國出國開會去的第一集第二集之後,終於要來寫這第三集。第三集想講的是會議簡報的準備。事先聲明,我沒有特別鑽研過簡報製作和上台發表的技巧,本篇主題在於從我自己的思考和經驗,來討論會議簡報這件事情。對於這次AAS的簡報,我的目標只有一個:

「我不要唸稿,而要對著聽眾講話;我要傳達的不只是會議論文字面上的研究成果,還要包含自己對於研究的思索及展望。」

根據設定好的目標,顯然簡報的製作便集中在呈現會議論文的最核心的發現與最有趣的材料,而非論文的濃縮或摘要。什麼是最核心的發現?我的想法是,「不需要投影片輔助,只憑口頭交談,也能讓對方聽得津津有味的論述或分析」。什麼是最有趣的材料?就是會讓人眼睛一亮,且足以佐證核心發現的研究題材。把握這兩個原則,考慮會議發表的時間(約二十分鐘),很快從會議論文整理出投影片的內容,穿插相關的視覺圖像,依序製作成投影片。

由於強調面對聽眾的溝通,故不另寫講稿,而是針對每張投影片寫“presenter's note”,幫助自己看圖說話,同時讓投影片真正成為口頭發表的輔助工具。以往我的會議發表,多半依據會議論文另寫講稿,雖然也製作了投影片,但現場發表時往往變成唸稿為主,過程中投影片一張張往下按,但由於以講稿為主導,投影片可能流於佈景,聽眾有「聽」沒「看」,口說與圖像沒有整合。講稿也因用語太過書面,失去口頭發表最可貴傳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這次發表除了認真思考如何避免上述問題,又有雄心大志想把握機會,好好說說自己在歷史研究方面的學思所得(純粹因為平常試過著家居生活的soho族,難得有聽眾啊)。因此在簡報的結尾處,特別認真思考了三點"take-home messages",從個別研究的層次提升到方法學與學科發展的層次,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Take-home messages,顧名思義,就是整場簡報聽下來,腦中有印象,能記得帶回家的東西。 可想而知,這樣的資訊是概念式的,甚至可說是一種印象,但有進一步思考與討論的潛能。此次AAS的簡報,是我第一次以take-home messages的方式結尾,再作結論之餘,直指大方向,讓聽眾能有所得,離開會場後,心中仍能有些值得玩味的東西,繼續追問思索。

寫到這裡,發現這次實際會議的經驗還沒寫半字,看來這系列還無法就此結束啊哈哈。下一篇,最終回合,要來寫我如何因會議宣傳的「DC開會賞櫻花」而滿心雀躍,結果卻冒著風雪前往開會,與實際的發表過程及收穫,請別錯過最終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