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 2021

關於英文學術期刊投稿的許多事--專訪番外篇

 


話說寫完了英文期刊投稿的系列文之後,以為手上和投稿相關的寫作已經暫告一段落。殊不知~還有一個作業沒寫完。在論文通過刊登後不久,就收到Twentieth-Century China 主編的邀請,參與TCC Authors 的作者專訪,介紹自己的研究和論文。答應邀訪的當下覺得啊~很榮幸,殊不知這專訪進行起來也是費了一番功夫。趁著記憶猶新,來寫寫第一次接受學術訪問的經驗。

數位時代,雖然也許學術期刊不必緊盯各種網路流量,設計執行相關的行銷宣傳,但應用數位平台推廣學術,也是拓展讀者,開啟對話的一種辦法。TCC Authors就是這樣的一個計畫,在每一期的期刊中選出一篇論文,訪談作者,並提供論文的open access。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有趣的跨文類、跨平台的嘗試。 以論文作者為主體,提供學術論文和訪談兩種資訊,同時藉由專訪,連結期刊網站和資料庫平台。身為作者,這樣的做法說是一舉多得:可以推廣自己的研究、分享自己學術上的所思所得、還能賺到所費不貲的open access (我承認這對我來說是最主要的誘因啦XDDD)。

專訪以筆談的方式進行,期刊編輯部針對論文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我收到問題後一一回答,再經過簡單的修訂校稿,待該期刊於資料庫上線後,專訪就會在期刊網頁同步刊出。專訪進行的流程並不複雜,但回答問題仍頗費心思。首先,需要回答的題目不少,一收到專訪問題的檔案,打開來一看居然有16題啊,其中許多問題都切中論文要旨,肯定是通讀且精讀論文後才能提出的----知道有人仔細讀過了自己的論文就是開心啊。

再者,答題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說明、詮釋自己的研究而不重複論文已有的內容。論文修修改改後終於刊出,內容早已爛熟於心,作者我實在不想再複製貼上。再者,專訪機會難得,應該趁機多說些自己做研究的心得與展望才對。這樣想來想去,寫三句,刪兩句,一題一題慢慢的作答,費了一兩個星期,一直寫到2020年的最後一天,才把全部的題目回答完。

費時雖長,但答題的過程是很愉快的。藉由答題,回顧了自己的學術養成,寫下對自己學術貢獻的期許,更重要的是,分享了研究過程中所體驗的快樂。成為受訪者,表示自己終於有值得分享的成果(啊不然就繼續在部落格自言自語),也是學術人生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