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1,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IV集思廣益的預備之路

 


(做研究最開心的就是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比如喝杯好咖啡,度過枯燥的校稿時光。)

大概確定自己想要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研究生活後,我就開始和自己欣賞的學者「聊」自己的想法,藉此測試並擴大獨立學者生涯的可行性。

博班畢業的那個學期,剛好從洛杉磯到西雅圖開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的年會,有機會見到一些台灣來的師友,便向一位研究、學術出版服務與行政各方面都讓我很敬佩的女性前輩學者請益:

「如果我都沒有academic affiliation,那投稿會不會被退稿啊?」(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個問題非常白痴.......)

「審稿是匿名審查啊,又沒有人會知道你是誰,或是有沒有affiliation。等投稿審查通過你的名字就會被登出來了。到時也不會因為你沒有affiliation 而不登。」

然後老師說了一句啟發我至深的話:「你的學術就是你的名片

這句話我一直牢牢的記在心裡。確實,一個獨立學者,既然沒有機構及其所代表的物質或文化資本,能夠確立自我定位與價值的,自然也就只有學術研究。這樣一想,就更想努力把研究做好,讓自己的研究替自我發聲。

我也和我的一位committee member討論過獨立學者的議題。在我的博班生涯中,這位老師雖然不是我的advisor,但也可以說是我的mentor,我們幾乎無話不談。老師是華裔美國人,在日本待過多年,精通日文,對於日本的學術文化有很深的掌握。

「老師啊~你覺得當一個獨立學者會很怪嗎?」(這也是個很白痴的問題...)

「不會很怪啊。我們在日本的時候,有時也會和高中老師一起討論學術。你知道的,日本的學者喜歡把特定問題鑽研得很深入,但他的正職可能是個高中老師。在學術方面,大家都是同事。」

老師還來個回馬槍:「而且~不在學校工作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的事情(笑),如果你覺得誰誰誰很笨啊,你大可以不必理他們喔哈哈哈。

當然,不是所有我當時諮詢的人都對獨立學者保持著相對支持或開放的態度。我也聽過"A job is a job" 這樣的說法,認為只要是學術界的工作都該好好考慮。又或者仍將學界的職位視為判斷學術成果的主要標準。 這些觀點我也都好好地收下。畢竟,要所有人對達成一致的共識是不可能的。知道並且正視歧異的存在,才真正給人追求自我的勇氣。

心意拿定之後,下一篇,來寫至今我所摸索出來的,獨立學者的運作策略。

Wednesday, March 24,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III 為什麼愛做研究

 

(圖為京都某專精佛教書籍的二手書店,寧靜的氣氛令人嚮往,有時想的不多,就只是愛書而已)

上一篇簡單的討論了成為獨立學者的動機,覺得還有一些地方沒寫完全,故再追加一篇小文把整個思考過程寫的清楚些。人在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的時候,卡關是很自然的(笑)。特別是投注了相當的時間精力,卻想做出與社會期待不一樣的選擇時,難免會相當猶豫。這種時候,我總會想起大學謝師宴一次對話。

我大學唸的是物理系(啊哈哈跟我後來念的歷史完全沒有關係),我們班上的立志要突破物理學知識疆界的人自是不少,想要研究黑洞啊,高能物理啊等等(一切都是因為Star Trek 看太多)。大四畢業前,全班照例舉辦謝師宴時,大家正高談闊論以後想研究哪些偉大的題目,有位老師提供了很獨到的見解,大意是:「同學們~當你在想像未來要做什麼的時候,你需要想的不是那些頭銜或名詞,教授啊,高能物理啊,宇宙學,等等等等。而是想在這些「類別」底下,你每天需要做些什麼事,也就是你的生活會因為你的選擇變成什麼樣子。例如你可能每天都在寫程式、每天都在算數學、每天都在調整實驗設定。你該問自己,那些因為你的選擇,而必須每天做的事情,你喜歡嗎?能接受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去做;如果答案是猶豫的,就再想想。」

這種簡單的判斷邏輯,不知怎地就牢牢地印在我腦海裡。如果拿來邏輯來判斷我是否真心喜歡做研究,能否過關呢?這就涉及了做研究每天每天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套句我博班指導教授對大學生說明歷史學者的工作內容,就是"Read and write, then, read and write" (當然這是很簡化的說法),我覺得我還蠻真心喜愛的。看到新的研究資料覺得興奮、打開電腦的word 檔永遠覺得平靜、覺得寫作是我的隱蔽所。更重要的是我很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東西。雖然沒有藝術家那樣的創造力,但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探究人類經驗中尚未發掘的面向,還是很令人開心。

其實當初讀博士班之前便保持著這樣的想法,讀完博士班也沒有改變。如果說讀博士班是為了培養自己做研究的能力,對於博班畢業前夕的我而言,選擇當一個獨立學者就是想要確保研究生涯最大程度的自由和agency。既然獨立學者沒有任何教學、行政、組織性的工作義務,那麼「喜歡做研究」就是成為一個獨立學者最根本的要件。

從這個根本條件出發,下一篇我真的要來回顧當時為了實踐獨立學者這個選項,集思廣益的過程了(笑)。






Tuesday, March 16,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II 動機

(圖為美國國會圖書館的Asian Reading Room,當年曾經去搜過資料的)

成為獨立學者的動機是什麼?這可以從內在動機與外在因素兩個方面來講。

內在而言,其實我對於博士班畢業後的「職業」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讀博士班是因為自己喜歡做研究,享受創造知識的過程,後來的求學過程也印證這一點。所以對於畢業之後我只有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只要讓我繼續做研究就好了(啊哈哈哈真是天真爛漫)。

那麼順著這個邏輯,畢業之後應該進入學術機構工作才對。但此時我心中出現一個似乎很違反常理的直覺:「進入現在的高等教育/學術研究市場,很可能無助於我實現自己追求的學術生活。」

這樣的想法乍看之下非常不合理,但既然有了這樣的念頭,事出必有因,還是得仔細想想背後的道理。這就涉及了想要當獨立學者的外在因素。

眾所周知,近年來高等教育市場失衡日趨嚴重,身為The Chronicle of of Higher Education 的忠實讀者,常可讀到許多相關的深入報導。因此我開始隱約知道,雖然投入高教就業市場,可以換得經濟上的穩定(雖然可能也是很暫時的),但工作型態與內容,例如必須隨著工作頻繁搬家、沈重教學負擔等等,都可能會耗去我大部分的精力與時間,讓我在接下來的至少三~五年無法專心在自己的學術生活上。當然,也有一些職缺非常保護年輕研究者,不僅減免教學負擔,還提供豐厚的研究資助。不過這些工作多半萬中選一,市場上也有許多累積了更多的學術資歷博士們在排隊爭取這些機會。即將成為菜鳥博士的我,對於投入這樣的競爭實在並沒有很大的興趣。

經過一番思索,把心中的直覺轉化成對現實的理解,我又回頭思考、確認自己的內在動機。究竟~我想要的是什麼呢?我發現自己想要的還真不少:

我想可以自己設定研究議題,不需一定要配合工作或獎助單位所設定的研究重點或方向。

我想要有選擇居住地點的自由,不必為了工作而逐水草而居(事實是:當時在LA 住得慣了,一想到若是要為了工作搬到中西部的小鎮就沒興趣)。除了生活的環境,也要有足夠方便取得的研究資源。

做研究,既然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故是為了自己服務,因此服務他人的成分越少越好。

簡單來說,就是我想要以自己的方法,保護、滋養我的學術生活。自我對話大致完成後,覺得獨立學者應該是一個適合自己的可行方向。接下來,我就展開了下一階段的歷程:尋求他人的建議以及規劃可行的做法。



Tuesday, March 2,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I 起點

 


這部落格已經寫了五年,博班畢業後以獨立學者的身份從事學術研究也五年了。五年,是學術界衡量學術生涯的一個時間尺度,大部分的博士後是給畢業五年以內的人申請的,如果想不開,五年的時間也可以再念一個博士學位(哈哈哈)。既然我以獨立學者的方式度過了五年,我想即使根據現行學術界的標準,也證明在這時代當一個獨立學者是可行的。

好不容易以時間和努力換來了一點實績,也終於有點底氣來分享這個年頭我所體驗的獨立研究生涯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在接下來的系列文中,我會分享自己為何會選擇當獨立學者?如果想當獨立學者,需要考量什麼?在學術單位之外,該如何進行學術活動?如何不墨守自己的研究訓練和資源,尋求學術上的成長與突破?以及最重要的,既然沒有(也不要)學界對於研究表現的評量獎懲,如何保持甚至增進自己的研究熱情?

回想當年博班快畢業時,和一位我很倚重的老師討論學術與人生。老師說:What's good for you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may not be good for your life。我想說(但我沒說出口):Why there is no option that's good both fo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and life? I'm going to find one for myself.  至今也許我的尋找還沒有最終的答案,但我想我應該在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上。

敬請期待接下來的獨立學者系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