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4, 2020

關於英文學術期刊投稿的許多事--II. 什麼是專輯投稿


(人生第一篇peer-reviewed 的期刊論文)


經過前言的熱身後,本篇終於要來進入正題了。專輯,或稱special issue,指的是以特定主題構成的期刊專號。通常會有一位客座主編(guest editor),邀請相關學者,或者以call for paper 的方式,徵集投稿,通過審查後,產出三~五篇與該主題相關的研究論文。針對整個專輯,客座編輯也會寫一篇導言,闡述專輯的學術脈絡或理論框架,並簡介各篇論文,導引讀者進入專輯中各篇論文的研究主題。

我相當建議如果有機會的話,學術新手的投稿之路,不妨從專輯開始。尤其是邀稿形式的專輯,因為作者們屬於同一研究社群,私底下也可能熟識,故參與專輯投稿,會給人一種團隊感。因為每篇文章皆通過審查並修改完成,專輯才能出版(就是一個批次處理的概念),故為了不拖累隊友,便會督促自己好好撰寫、修改文章,無形中提升了自己的生產力。

再者,對於新手來說,guest editor 是一個很寶貴的學術資源。在我看來,guest editor 的角色比較像是curator (策展人)+ editor:首先規劃專輯整體的範疇,再處理個別論文內容與呈現,最終目標是希望完成一期整體性、完成度高的專輯。因此,guest editor 可說作者最關鍵的讀者。相對於reviewers 站在純粹的批判立場,guest editor作為專輯的規劃者, 更能指引作者實際的修改方向,也比較可能透過密切的溝通,幫助作者在冗長繁複的修改過程中,緊扣研究主題,更清晰的傳達自己的學術貢獻。

延續上一點, 當稿件終於完成後,透過guest editor所寫的introduction, 將自己的研究,藉由第三者的評述,和更廣大的讀者群連結(真的是有種賺到的感覺啊)。看別人討論自己的研究總是非常有趣,專輯中的紙上學術對話,也往往可以激發一些新的研究想法。

這一篇簡單介紹了專輯投稿的特色和優點。下一篇要來寫我實際參與專輯投稿的過程,以及從中學到的...hard lessons... :P


Tuesday, June 16, 2020

關於英文學術期刊投稿的許多事--I. 前言


(圖為我最愛的Westwood Peet's Coffee,整個博士生涯在那裡改了無數的學生作業、寫下許多論文的字句,是洛杉磯生活時永遠的場景)


過了許多年,終於有資格來談談期刊投稿的一點心得。為何要過了許多年才寫呢?當然是想累積多一點成功(或失敗,呃)的心得,才能寫出比較完整的內容。其實我相當早便開始接觸英文學術期刊的運作,早在讀博士班之前,就已經擔任EASTS 期刊的助理編輯,實際參與收稿、審查、製作出版等過程。不同期刊的審查與出版流程其實大同小異,站在編輯與出版的角度,預先熟悉這些過程,給日後作為作者的我許多幫助,免除許多不必要的擔心或焦慮,也較能掌握和審稿人、期刊編輯溝通的邏輯與語言。

當然,出版端和作者端雖為一體兩面,仍有著根本的差異。最根本的差別在於,投稿人怕被退稿,期刊編輯可不擔心少了一篇品質不佳或不適合的稿件。加上學術界publish or perish 的風氣,投稿人從投稿乃至出版的過程中,必然承擔許多壓力(所以才會有Reviewer 2 Must be Stopped這種紓壓社團哈哈,為何說必須制止二號審查人呢?因為通常審稿的負評都來自匿名審查的第二位審查人,所以必須制止他/她,稿件才能出版:P)。也因此,審慎地規劃投稿策略、有效地修改稿件、清晰地說明與溝通,就更顯得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非常,要說三次)。

既然累積了許多年的想法與經驗,當然不能只寫一篇(呵呵)。之後陸續的文章,將從我的投稿與出版經驗出發,分享學術英文期刊論文出版的許多事(不只二三事),希望能對不同學術領域的讀者,提供務實、有用的建議。絕不拖稿(因為構思很久超想寫的啊哈哈),敬請期待。

p.s. 整理了一下,把所有這系列的文章links 貼在下面,方便大家閱讀喔:



Thursday, June 4, 2020

On Writing Well: 為你自己而寫




距離上次介紹英文寫作書,已經過了不知多久(掩面),也許是太久沒有坐下來好好讀書吧。總之,事隔多年(再次掩面),這次來介紹一本最近讀的英文寫作書,William Zinsser的On Writing Well: the Classic Guide to Writing Nonfiction。本書是討論非虛構寫作(non-fiction)的名著,四十年來(1976年初版,我讀的是三十週年紀念版)不知賣了多少本。作者自謙本書是寫作聖經The Element of Style 的補充之作,旨在討論如何將寫作原理應用在不同的非虛構寫作中。全書分四部分:Principles、Methods、Forms、Attitudes。光從大標來看,即可知Zinsser 強調的還是寫作的原則與態度。

On Writing Well不是寫作指南(告訴讀者寫作的dos 和 don'ts),讀起來更像是鼓勵勸勉後進作者的絮語,強調實際寫作上需要克服與突破的關卡。參照我自己的寫作經驗,整本書我最受用的是底下三大要項:

1) 避免並清除clutter:clutter 是什麼呢?Laborious phrase that has pushed out the short word that means the same things.(13)。也就是用冗長的文句描述原本可以精簡呈現的內容(短話長說),使得文章讀來沓雜紛亂,讓讀者(以及作者)錯失真正要傳達的意義。Zinsser 甚至認為clutter是the disease of American writing (笑)。如同Zinsser所說,任何一篇初稿,其實都有大約50%的篇幅無關緊要,即時刪除也不改變或消減原本要傳達的訊息。以我自己來說,刪掉clutter 固然會覺得可惜(畢竟也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哭),但若能有效減少clutter,整體文章品質確實能大幅提升。因此,在寫作時要反覆思考寫出來的字句是否為「非寫不可」的內容,再判斷是否已經以「最好方式」表達,是否有更簡短明確的寫法,再加以改寫調整。

2) 知道rewrite才是寫作的真正過程:承上,寫作絕對沒有「下筆立成」這種美事,反覆修改,再三斟酌才是常態。對Zinsser而言 ,writing 其實就是rewriting:

Rewriting is the essence of writing well: it's where the game is won or lost. That idea is hard to accept. (83)

也就是說,rewriting 才是分出勝負的關鍵,所謂的first draft 只是writing 的起點而已。只有進入rewriting 階段,作者才真的開始換位思考,站在讀者的立場重新審視文句,讀出各種意思不明,突兀、不流暢的地方,再加以修改。Zinsser 說在rewriting 的過程中,他最常做的就是刪除(回應上述第一點),刪除不必要或不準確的字句,改之以更準確或富於色彩的用詞。要成為一個好的作者,rewriting 是必須享受的過程。我很同意Zinsser 所說的:

With every small refinement I feel that I'm coming nearer to where I would like to arrive, and when I finally get there I know it was the rewriting, not the writing, that won the game.(87)

應該說是一種痛苦但快樂著的感覺吧(笑),至於學術寫作中revising 和rewriting 的關係,我另外寫了一篇文章討論,大家也可以參考。

3) 為自己而寫:這看似有點抽象,但卻是寫作的核心。Writing is an act of ego (23),作者才是一切寫作的核心。從自己出發,找到自己有趣的題材、透過文字說話的聲音,以及最重要的(對我來說),所要傳達的思想:

......every successful piece of nonfiction should leave the reader with one provocative thought that he or she didn't have before. Not two thoughts, or five,--just one.(52)

對學術寫作而言,尤是如此。作為一個學術寫作者,應該有個野心,要讓自己的文章值得一讀。讓讀者在閱讀之後,知識的視野上有所不同,如此的學術寫作與閱讀才有意義。自己讀過許多學術專書與文章,真正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什麼具體的研究材料甚至分析,而是Zinsser 所謂的proactive thought,不必多,一個就已足夠。只有這樣的差異才會真正對讀者產生影響,而這也正是作者最大的盼望。


非虛構寫作和學術寫作雖有不同,但也有許多共通的地方。Zinsser 的書不是一本工具書,談的是寫作的心法,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抓住突破寫作的關鍵,進而能以作者自立,有自信的說,I am a 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