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9, 2016

從留學考試到學術英文寫作--Part III 關鍵字&摘要寫作練習

(圖為幾本我喜歡的英文寫作和編修參考書,都是設計精美,內容實惠喔)

延續Part II 的內容,這篇文章主要來講兩個可以「讀然後寫」的練習法,完全可以自己練習,自己當自己的老師。這次我們的目標是寫出一篇約350~400字左右的摘要,步驟很簡單如下(怎麼寫得有點像食譜:P):

首先,找一篇你想拿來練習寫的閱讀材料(關於怎麼挑選閱讀材料請參考Part II),例如說我找這篇紐約時報上討論拒絕使用social media的文章,把文章通讀幾遍(閱讀不是這邊的重點,所以就不詳細討論),盡量讀懂。

然後,針對這篇文章,自行設定五個關鍵字 (關於關鍵字的選擇,請參考如何讀書做筆記的Part III),以這篇紐時文章為例,可以選的是:social media、privacy、data collection、online surveillance、和Facebook/Twitter。

關鍵字選出後,進一步思考這些關鍵字在文章中的意義,並根據這些關鍵字,思考文章的主旨。例如文章討論的是在社群媒體(Facebook/Twitter)蓬勃發展下,個人隱私(privacy)如何受到各種有形無形的網路監視(online surveilance)和資訊收集(data collection)的威脅,以及為何有一些人開始拒絕使用社群媒體。

在用一兩句話將關鍵字串聯成很簡短的摘要之後,將這一兩句話進一步擴充成essay。當然一下子要從一兩句話寫成幾百字會有點困難,這時候可以用很簡單的自問自答法,根據文章,問自己一些問題,然後寫下這些問題的答案,essay的雛形就會出現了。例如關於這篇文章,可以問:
Why people choose not to go online?
What are the issues at stake?
What's the larger social/technology context that develops the phenomena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這時候你已經開始寫摘要了,先針對每個問題寫下幾句的回答,再斟酌句與句之間的連結(不然讀起來會像是條列式的回答而非短文)。特別要注意的是主詞須盡量一致,既然是摘要,重點在引述、整理文章內容,故主詞可以用the article、the author等等(如果一開始就要進行嚴格定義下的科學學術寫作,依照行規也可以用被動式的寫法,例如it is observed that some people today refuse to use social media...)。

以上,按照步驟,你就已經完成一篇文章摘要囉。只要將以上步驟一直反覆練習,假以時日,就可以自然而然,很快速且熟練地針對你研究領域相關的學術著作寫出有效的摘要。在下一篇的文章中,我們會來討論如何以最基本的方式,在寫作中導入自己的聲音,和既有學術進行對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