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8, 2015

如何有效的讀(很多本)書--Part II 你該讀的那70%

各位好~這是不是下集的續集
(這麼好的題目我怎麼可能只寫兩篇呢XDD)



(讀班雅明的柏林童年。這種閒適的慢讀,在博士生的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啊)

Part I 中最後提到,不論課堂閱讀的份量有多少,我們的目標是完成其中的70%,而如何選擇這70%就是一大學問。每個人想法不同,學生和老師所選擇的也不會完全相同。身為學生,如果自選的70%和老師所認為的很相近,課堂討論時就可以春風得意。

至於怎麼選擇這70%,最重要的是先區分出一本書中不同層次的內容。原理、論述、以及該研究在學術史上的討論與意義等內容皆屬於最重要內容,是一定要讀的。而用來辯證、證明,討論上述內容的例子、資料、數據等,就屬於次重要內容,可以有選擇性地閱讀。依照這個原則,一本書的緒論、結論是一定要讀的。這大約佔全書的20%左右,還剩下50%的空間可選擇。這時候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翻開目錄,按照章節標題,選擇你認為跟全書主旨最相關的章節來讀。一種是通讀全書章節,但在每一章中都選擇70%來讀。例如讀每一章的緒論、結論、敘述作者主要論述的段落,行有餘力再挑選一至兩個例證來讀這種做法,可以兼顧原理與例證。畢竟如果只知原理,而無法舉例,對於原理的掌握還是有限的在課堂討論時,還是無法有足夠的自信跟準備充分來討論閱讀內容。因此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我還是會建議大家「原理和論述一定要讀,例證及討論等則選擇性閱讀」。

確定了要閱讀的部分之後
接下來我要講的是閱讀本身的技術

相信常讀原文書的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苦惱覺得生字好多,不查生字看不懂;查了生字,又覺得閱讀一直被打斷,進展緩慢(以下開始覺得panic省略三千字)。要破除這樣的困局,最重要的是保持閱讀的流動性,也就是要一直「繼續往下讀」,避免過度的停滯。我們都是有求知慾的好學生(好寶寶證書一張無誤),本能上,遇到讀不懂的地方,當然要查查生字,或者把讀不懂的句子,多讀它想它幾遍。因此強調流動性,其實有點違背本能。那麼違背本能的事情,就需要一些方法來訓練。

第一招:計時
就是限定自己在一定時間內讀多少頁,例如一小時內讀15~20頁,以這個原則為絕對優先。不論中間讀得或快或慢,或粗略或仔細,時間一到,就像考試一樣,要立刻停止閱讀。剛開始練習時,當然很不容易,會一直覺得自己好像什麼也沒讀到。但如果能堅持一段時間,漸漸地在限時的壓力下,自然而然會促使自己區分閱讀內容的重要性高低。在真正需要慢讀、精讀的地方,稍微放慢閱讀速度;其他地方,則可粗略讀過。因為該細讀之處已經仔細讀過,故即使有些地方匆匆讀過也不會覺得心慌。同時因為逐漸適應的時間限制,在閱讀過程中一直保持動態不會因為停下來查生字或思索過久,而失去動能。久而久之,在單位時間內能閱讀的份量就會增加,閱讀就會更有效率。

第二招:做筆記
動手寫是保持流動性的方法之一。在閱讀過程中,碰到困難的段落,眼睛和腦中的思考可能會不知不覺地停下來但手上抄寫的動作,是可以有意識的持續進行的。讀到什麼,寫下什麼,不必逐句整句的抄寫,可以記關鍵字、重要概念的片段、甚至也不需要是完整的筆記,只是將眼中看到或心中覺得重要(且可能還不甚明白之處)先寫下來。眼睛累了腦子乏了的時候,看一下自己寫下的東西,白紙黑字,是自己閱讀過程的軌跡,也是重讀或進一步細讀的依據,會有助於身為讀者的你,繼續向前邁進。

上面這兩招說起來其實也不難,但實際練習的時候,因為自己內心會時時地自我懷疑(我這樣會不會讀得太粗略?這些東西我真的有讀懂嗎),所以難免還是會有點撞牆。這時候只能堅持原則,持之以恆的繼續練習。給自己一點時間,當你習慣了閱讀過程的流動性以及快速節奏之後,自然能在時間有限前提下,激發自己的潛能,以最大效能吸收閱讀的內容。

這篇講了一些選擇及吸收閱讀內容的方法,下一篇我會深入到文字的層次,再談一點閱讀的技巧,並且介紹如何檢視自己的吸收狀況,並且練習將有效率的轉化為課堂發言的題材,敬請讀友期待喔~

2 comments:

  1. 但是有的書,只有依主題或時間先後分成幾個章,沒有單獨的緒論章和結論章,各章內也沒有分節,那怎麼分辨什麼段落是重要的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