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0, 2023

EASTS 英文學術寫作系列活動回顧--I 緣起



打鐵不趁熱,是時候寫一下2021年八九月之間我和老東家EASTS 期刊 合作的一系列學術英文寫作相關的教學活動,包含
1) 線上演講
2) 三場線上寫作諮詢
3) 英文專稿一篇,刊登在EASTS 期刊
演講原本是要實體進行的(遠目),但受到Covid 疫情影響改為線上。本想以小團體coaching 的方式進行的寫作諮詢,也不得不改成線上會議。唯一有按照原本規劃執行的就是期刊專稿,整合演講內容和諮詢學員的回饋,透過文字,記載和分享這系列活動中我對於學術寫作的建議與反思。

在進入正題之前~得說說為何會有這一系列的活動。這裡的讀者都知道,我偶爾會發表一些學術寫作的方法和心得(真的是很偶爾啊~上一篇發文居然是快要兩年前的事情),也許寫得有些道理,因此當時EASTS 的主編就邀請我來參加「東亞科技與社會 學術寫作演講系列」。我們規劃了三場演講,由小的我打頭陣,從寫學術英文、講到投稿、辦期刊,大概包辦了一個英文學術寫作人生的不同階段。


從標題可以看出,我們很強調「在台灣」這件事情。「在台灣」,表示作者非英文母語身份,不在歐美學術圈內的位置,以及希望藉由英文出版參與學術社群的想望。作為系列演講的第一場,我把自己的演講設定為從寫作者的視角出發,面對學術英文寫作的挑戰,可能有哪些動機、應該有怎樣的心態,以及最重要的是有哪些可行的方法。

下一篇(保證不會拖很久)我會分享準備這場演講的過程,如何設定問題,參考了哪些資料,以及用怎樣的方式呈現我關於學術英文寫作的建議與心得。



Thursday, August 26, 2021

文件編修心得分享(人機互動、HCI)

和大家分享一篇讓我很「有感」的編修心得文。HCI 領域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使用者需求,作為資訊服務/產品設計的基礎。這位同學非常投入的用一種田野調查的方法去踏查她所面對的使用者,在我看來幾乎是一種嚴肅的學術追求,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後來也順利申請上了University of Michigan 的HCI program,恭喜她,也期許自己能幫助更多對HCI 有興趣的同學進入這個結合資訊科技和人文關懷的獨特領域。

申請領域: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人機互動)

編修文件:PS, SOP, 推薦信*1


心得:


我用PTT和Google找 editor,最後找到了Aboa。當時有看到好幾位editor,而 Aboa 除了收費合理、多年編修經驗、有 HCI領域的編修經驗之外,還有一點是我最後選擇 Aboa的原因——Aboa經營自己的部落格,並分享了許多關於英文寫作 & 學術寫作的實踐、思考、心得,甚至還有開過學術英文寫作的課。


看完 Aboa 的文章不僅讓我有所收穫,更讓我覺得:這位 editor 真的對寫作本身有熱忱。如果我要找 editor ,當然希望能找熱愛寫作的 editor ,而不是只把編修當作一份工作的 editor。


我請 Aboa 編修 UMSI 三份文件:PS, 五道short prompt, 一封推薦信翻譯。來回主要有三次大編修,但中間各種來來往往的討論、提問,溝通下來也有40 幾封信(!)


第一次編修針對內容本身,在文章整體架構及邏輯、example 強度及內容發展完整性上做討論並修改,也將文意不清晰、表達含糊籠統、冗長無重點的段落進行重寫。


第二次編修開始關注細節,包含 example 內容細節、語意的精確表達、琢磨用字句型,精簡冗言贅字,對段落進行更簡練流暢的編排。


最後一次是 fine-tune,再改一些細緻的用字、句式、格式,確定符合字數,確定無錯字等。


過程中,我特別感謝並欣賞 Aboa 三點:


1. 用編修經驗及審查官的角度,建議我如何調整內容


不夠具體的例子要補充細節;空泛的言論要改為聚焦一個點或乾脆刪除;每段都表達一個主旨,並一段段推進、形塑我這個申請者的樣貌;不說大話,而是呈現我做過什麼,觀察到什麼,想些什麼,作為我這個申請者 stand out的特質。


我也有請朋友看過我的文件並給 feedback,但我覺得一個有經驗的 editor 給出建議的深度及廣度還是有專業程度上的差異,寫申請文件時,還是盡量找到像 Aboa 這樣的專業 editor ,還是能幫上很大的忙。


2. 簡潔洗鍊的用字及編排


這部分就是寫作實力的體現了,我特別喜歡 Aboa 能夠用一個字、一句話,就精準地呈現出我得用三四句才能表達出來的意思。


精簡文字後,不僅閱讀理解更流暢、直接、更有力度,且同樣的字數限制內就能放進更多更深層的內容,讓我這個申請者的樣貌更加豐富。


我還記得第二版編修文書傳回來時,我打開了編修前的版本,一行行對比編修前後簡潔程度的差別,心裡滿是讚嘆XD 我覺得「簡潔洗鍊」是學術寫作上很重要的專業特質,也是一個寫作者練度的證明。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修煉到 Aboa 的程度。


3. 編修過程中頻繁的溝通及討論


我雖然在草稿階段有先想好要寫哪些內容,但是畢竟第一次寫,對於什麼經歷要放、什麼經歷不放、從什麼角度切入描述,還是有許多困惑徬徨。這些疑問,我會註記在 word 編修檔或是直接在 email 提問,有時候一提就是一大堆,而 Aboa 都會很細緻地回覆、提供他的想法、觀點甚至本身經驗做為參考。


我很感謝這個有點像 one-on-one consulting 的過程,除了確保他作為 editor 跟我的思路想法是同步的,讓最後的編修文件能完整、真實而飽滿;這些討論也額外啟發了我很多關於寫作的思考。


從第一版到最後一版,我見證了我的文件從散亂的抒情雜文,到經過沈澱後呈現簡潔、流暢、成熟又豐富的專業文件。我很推薦 Aboa 作為 editor,也希望有一天,我的英文寫作能力也能夠達到 Aboa 的程度,謝謝 Aboa

Tuesday, July 6, 2021

文件編修心得分享(社科類writing sample)

在各類文件編修中,writing sample相對來說耗時長,涉及學術研究的專業內容,所以編修難度也較高。但也因為如此,編修writing sample 常常讓我覺得教學相長,也是發揮自己的學術英文寫作能力幫助同學的好機會。感謝同學仔細分享writing sample 編修的過程,這篇也可以和我的writing sample 教學文 參照,對需要準備writing sample 的同學來說,相信會有一定的幫助。底下是心得文全文照錄:

◎帳號(譯者或案主):aboa

◎評價(正評或負評):超正評,大大大推

○事由:

這次找 aboa 合作的文件是申請北美人類學博士班的 writing sample ,是我認為難度較其他申請文件來說更為困難的一種文件,所以當時在找 editor 時也大傷腦筋。之前也有過找別的 editor 合作論文潤稿/翻譯,但過程中因為對方不諳學術概念或是背景知識所以來回花了很多時間,最後成效也不是非常好。所以這次申請時就決定一定要找至少是人文社科專業背景的 editor 合作,就想到在留學版讀過文章的 aboa 。aboa 有歷史學的博士學位著實讓人非常安心,也讀過很多篇他所分享關於英文寫作的文章,對他的英文寫作能力也一百分信任,在後來的合作過程中也證明了我先前的期待完全沒錯。

我是十月下旬時聯絡 aboa ,那時其實是希望能請 aboa 直接幫我翻譯一篇約兩萬字的研討會論文當作 writing sample ,因為當時我的正職工作和申請的工作已經忙不過來了。但是和 aboa 討論之後,他說因為翻譯比起編修來說更為耗時,所以他建議我先將中文稿件刪減成八千字的中文(翻譯成英文大約是六千字左右),這樣會比較有效率。在討論過程中他也給了很切實的建議,也就是直接挑出文章的精髓概念,如研究方法、重點個案、以及我最核心且重要的分析論述,而不是將每一段或每一部分精簡。這個提醒讓我後來在翻寫成英文稿件時幫上很大的忙,也讓我重新 review 了一次這篇文章的脈絡以及我最想提出的分析貢獻。

我用了一週的時間翻譯出一篇其實可以說是慘不忍睹的文章,因為時間跟精力實在有限,我幾乎是沒有進行什麼修改就順著寫下來,所以我相信交給 aboa 的文章的完成度應該只能說堪堪及格。我們約定一個月交稿,aboa 在這一個月內的時間裡分成三次交稿,每次的間隔時間都差不多(11/13, 11/20, 11/25),11/27 時 aboa 又將二稿編修的成果交給我。實際上的工作時間不到一個月(11/4 交付,11/27 定稿),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任務。

aboa 編修的方式在他自己的推薦文裡也有說,並非是逐字逐句的翻譯,而是他會替你重新將這句話用英文的思維說一遍。因此他幫我編修時,也會替我把我那些非常漢語式的句子都修整成英文的邏輯。我的研究領域又相對偏僻深入,討論稿件時 aboa 也有提到他做起來也感到吃力,但是從 aboa 的修改中真的能發現他的確能進入人類學的語境來思考問題,有一些我表達不精準、但又是核心分析的句子,他也會做很多註解問我這裡究竟意思是什麼,我解釋之後,在下一次的修改中就可以看到 aboa 做出了非常合適的修整。每次的稿件拿回來,追蹤修訂都會多到一時之間打不開 word 檔,真的超級用心。另外一個我的文章比較難編輯的地方就在於專有名詞太多(我是做中國研究,中國有很多「自己發明」的政治概念和社會實踐的語彙....),關於專有名詞的翻譯又是一大學問,aboa 在這個時候也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盡可能的幫我將該專有名詞所指涉的現象/對象精準且清晰的用英文表達出來。

最後的成果真的很滿意,出來的稿件樣貌不會是很多人幻想的「被化妝」過的文章,也就是 aboa 不是那種很愛用精美辭藻或是高級 GRE 單字的 editor ;相反地,我覺得他的編修重點是「將你試圖說的事情表達得明白、清晰、有邏輯」,而我後來也學習到這才是英文寫作的重點任務所在,特別是學術文章。這不是作文比賽,沒有人會因為你的文章用了多少 GRE 單字而覺得你比較專業,而是你能不能精準地寫明白你的想法。「精準」是我覺得 aboa 編修文章的最大特色。 而且 aboa 自己學術能力也很強,面對類似但不相同的學術背景的文章也能很快抓到文意,這點對後續修改討論有非常大的幫助。

後來在和學校 interview 時也有被稱讚 writing sample 寫得很好,申請結果也很滿意(U Arizona, U Colorado, CUNY, Cornell)。寫這麼長真的就是要好好表達真的很感謝aboa 的幫忙,在一開始接洽時 aboa 也有說他很願意鼓勵追求人文社科博士的學生,所以他甚至在 writing sample 的價碼上打折(超感人)。所以也想好好跟大家推薦這位用心又能力強的 editor ,希望大家在 aboa 的幫助下申請也都能得到很好的結果!

◎至少擇一填寫

案件類型與成交價格 :Writing sample;按 SOP 收費標準 0-500 字為 2400元 ,之後每增加 0-500 字,費用增加 800 元。6215 字,12,000元,aboa 鼓勵人文社科博士生價 10,800 元。

Wednesday, June 30, 2021

The Elements of Academic Style 持續產出寫作的八個策略


前陣子期刊寫作告一段落,覺得自己應該再來讀一下學術寫作的相關書籍,就開始讀很久之前(掩面)買的這本The Elements of Academic Style: Writing for the Humanities,作者是Eric Hayo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的。這是一本專門針對人文學術英文寫作的書,從基本的寫作脈絡,到學術文本(專書、期刊論文)的結構分析,寫作策略與技巧等,無一不包。內容也相當進階,有些地方我都覺得必須要有實際操作的經驗才能領悟書中的批評和建議是什麼。不過,整體而言是一本資訊量與知識量都非常豐富的書。

複雜的文字運用和結構安排先不談,這篇短文主要分享書中提出的八個~讓人可以確實完成寫作(就是把東西寫出來啦)的策略。其中有些我自己已經行之多年,有些是尚未嘗試但覺得挺有道理的,這八個策略在原書的地17-35頁。

第一:每天都要寫。寫東西也許不難,但每天寫就很難。「每天」意味著習慣,以及持之以恆。換句話說,關鍵在於寫作的頻率,而不是寫作的時間長短。每天寫半小時,比每個三四天猛寫一整天要好。維持頻率才能養成習慣,而作者認為這樣的寫作習慣對於寫作者的心理來說是有益的,因為習慣可以幫助降低我們心理所認知的困難,也就是讓我們覺得寫作沒那麼難。

第二:設定然後達成小的目標。也就是說不要畫大餅,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然後完成,這樣可以建立與自己的正向關係(耶,我設定的目標我都達成了,我好棒),而不必因為沒有達成目標而自我懲罰,甚至放棄寫作。

第三:卡關的時候,繼續寫就對了。作者建議如果是行文上的問題,那狂寫一陣子(non-stop writing)可能會衝破難關。如果是結構上的問題,就需要尋求外力協助了,例如讓朋友或老師來讀讀自己的東西,用不一樣的觀點幫助自己突破瓶頸。

第四:避免道德性的拖延(virtuous procrastination)。我覺得這點~非常妙。大家都知道,寫作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如字海撈針,即時有產出文字,也不知到底有什麼論述或意義。而virtuous procrastination基本上就是讓自己覺得自己的存在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做家務,教書,帶小孩等等。這些事情固然很重要,但都不足以成為「不」寫作的理由。換句話說,即使每天都要做家務,帶小孩,備課或教課,每天應該要有的那一點點的寫作時間,還是必須的。

第五:讓恐懼成為你的盟友。我非常認同這一點,作者認為與其努力讓自己不要害怕寫作,不如接受(可以產生好作品的)寫作本身就是讓人恐懼的。在寫作的過程中,面對自己的無知,挑戰自己的企圖心,都難免使人害怕。為了適應寫作中的恐懼,作者將恐懼分為兩種,一種稱普遍性的,也就是害怕、不想寫東西。一種是特定的,也就是具體地去思考自己究竟害怕什麼?是研究材料不足?或是覺得自己的分析不夠有力?透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引導自己克服恐懼並解決寫作上的關卡。

第六:粗劣地開始,豐富地結束。這聽起來有點抽象,我的理解是一開始寫作的時候不要太計較那些學術寫作的原則,例如可以用一個字就不要用兩個字啊,要避免口語用詞啊等等之類的。總之先把東西寫下來,再說。當你往前寫的時候,自然會回頭看之前寫的東西,然後優化。這樣遞迴而前進。

第七:把修改當成寫作的一部分。這點和Zinsser 對於rewriting 的強調很相似。重寫、修改都是寫作的一部分,不是另外獨立出來的步驟,也不只是調整用字、修改文法而已。唯有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才學習並掌握自己在寫什麼,要寫什麼,以及盡可能的寫出自己心目中的完成品。

第八:請採納上述的建議。啊哈,就算不是全盤買單,至少也接受一兩個吧,這可是作者的身體力行的智慧之言呢。

寫作是一個迂迴前進的過程,害怕和懶散固不可免,但知性的探索過程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也一再督促人向前。上述八個策略,我大概也已實踐過三四個吧,確實挺受用的(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不必全部照表操課,但選擇一兩個看起來比較可行的試試看,也許能開啟更有創造力的寫作生活喔。


Tuesday, June 1, 2021

不出門也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簡介我常用的學界資訊管道

 

(圖為在蘇黎世自助遊時晃到的舊書店)

之前的獨立學者系列文 中提到,隨時更新學界動態是維持學術生活的根本。今天就來簡單寫一下我通常是怎麼接收學界(這裡指的是歷史學喔)訊息的,基本上是以英文媒介為主,也會稍微講一下新舊媒介的不同。

先來講一下「傳統」的資訊流通方式,大概就是重要期刊的書評欄目,像是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的書評,我通常會快速地看一下標題,有興趣的話再細讀單篇書評。這類期刊書評的好處是多半是由相關領域的專家撰寫,除了介紹書的內容,也會從相關的學術脈絡評論該書的學術貢獻,缺點當然就是時效性較差。通常書籍出版之後,期刊的書評編委才會邀請相關學者撰寫書評,這一來一往,書與書評登出的時間可能相差一年左右(這是理想的情形喔)。故讀者得到的是相對來說較完整、但不一定是最即時的訊息。

另外一個我覺得也算是比較傳統的方式就是加入該領域主要的mailing lists,接收各種相關的訊息,從會議徵稿、演講公告、書評、到工作職缺都有。例如我在博班快畢業前,老師跟我說「如果你準備要找工作的話,就要加入H-Net 和H-Asia的郵寄名單喔。」於是乎我就乖乖加入了(雖然沒有真的去找工作)。這樣每天打開gmail 就會看到一封封來自這兩個系統的電郵。雖然涵蓋的領域相當廣,但偶爾也會撈到一些和自己的研究興趣或社群相關的消息,可以快速地了解一下世界各地的學者們正在/準備做些什麼事情,但多半就是有個印象而已。

當然啦,數位時代只看書評就真的有點慢了,消息的來源也早就不只是電子郵件。以社群媒體來說,我覺得CP 值最高、吸收資訊最有效率的是FB上的Sinologists,這是一個規模很大的private group,成員從學界知名到菜鳥博士生都有。除了可以在上面看到最新的出版、會議、工作訊息,更有趣的是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覺得有趣的消息,例如自己新出版的論文,也可以提出研究問題就教於各方大德,或者看大家怎麼討論其他人提出的問題。雖然不是非常正式,但往往也相當嚴謹,不時能得到很有幫助的觀點或研究資料。

現代人習慣一心多用(其實這樣不太好),資訊爆量的情況下,我也開始用聽的接受資訊。New Books in East Asia Studies 是我固定會聽的podcast,每一集邀請最近出書的作者(所謂的「最近」可能是幾個月內)來對談,除了介紹書的內容,也會聊作者在研究與寫作過程中的經歷與心得,是非常活潑的對談,很貼近研究書寫的過程,也很貼近日常生活--試想,一邊做瑜伽或煮飯、一邊聽人家聊學術~~是多麼愜意(笑)。當然聽完podcast,真的有需要我也會買書來看,也因為這樣多買了不少書(至於書買了之後有沒有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呵呵)。

以上大概就是我目前習慣接收研究專業資訊管道,從紙本到目前最流行的podcast都有。其實資訊管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快速篩選、吸收對自己的研究有幫助的資訊,除了擴充知識基礎,也有可能啟發研究上的靈感。吸收與產出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受惠於資訊科技的進步,這一代人能否走的比較遠呢?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吧。


Tuesday, May 4,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VIII 尋找自己的solution


 (圖為某年盛夏的台大校園)

終於終於,本系列文要來到最後一篇了,感謝看到這裡的你,以及寫到這裡的我。從博班畢業到現在,這系列文醞釀了很久,真的開始動筆,寫著寫著居然也快寫完了。當然,學術和自我實現追尋,肯定會繼續下去的。在高度分工,資本主義導向的高等教育生態中,當個獨立學者始終是個非主流的選項,從過去到未來,選擇這樣生活樣態的人,必然還是少數。這一系列的文章,並不是要鼓勵大家當個獨立學者,而是希望藉由寫下自己選擇這樣做學術的初心,過程中的考量,以及實際的運作方法,鼓勵讀到這些文章的大家,在規範或模組化的教育和社會制度之外,能善用自己的資源與能力,身處於在不同的脈絡下,都能找到專屬於自己的解方。

這幾年來,所謂的Alt-ac (alternative academic)career 逐漸在高教生涯規的討論中出現(例如Going Alt-ac 這樣的書和文章),但我對於這樣的職涯規劃或建言,一直有所保留。在alt-ac 相關的討論中,似乎一但選擇了所謂的“alternatives”,就得放棄所謂「正規」的學術活動(發表peer-reviewed 論文、參與學術會議等等),結果所謂的突破,尋找alternatives,反而成為另外一種限縮,甚至排除。

因此我想,除了強調alternatives的重要,更應該模糊mainstream 和 alternative 的界線,包容那些不穩定的狀態,以及試圖找到解方的嘗試。跳脫既有學術生涯的想像,所有的探索並沒有固定的解答,取決於個人性情,專長能力,以及各種內外在因素的互動。但我相信,各異其趣卻都生力盎然的存在樣態,應該多元並存在這世界上。孵化這些可能性,讓每個人成為自己,應該也是高等教育最終極的目標。

獨立學者站在mainstream 和alternative 中間,以自我探索的歷程和研究成果為基礎,應該還有許多可以發聲與啟動改變的地方。這一系列的文章是對自己這些年嘗試的回顧與反思,也許是一點啟發改變的嘗試。再次謝謝讀到這裡的你,也參與了這個改變的過程。


P.S. 為方便閱讀,把這一系列的文章連結都貼在這:
起點

動機

為什麼愛做研究

集思廣益的預備之路

社會/文化的reality check

經濟的reality check

如何經營學術生活與社群





Saturday, April 24, 2021

一個獨立學者如我--VII如何經營學術生活與社群


 (有時候我喜歡自己插花....)

這系列的文章陸續寫下來,討論成為一個獨立學者的內在動機、外在條件等等面向。這篇要講比較偏向技術面的心理建設和社群營造,讓自己有一個均衡,支援的運作系統,可以窩在裡面開心做研究。

首先,當然就是要不時確認自己的動機,並持續自我賦權/empowerment。其實剛開始脫離學校的時候我有想過,如果真的真的都沒有外在的壓力或期許,我真的可以推著自己跑嗎?後來這題我的解法很簡單:如果真的不論什麼原因不想做研究,就...不要做啊。既然沒領別人薪水,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不論多有興趣,做研究都有辛苦的地方,在圖書館花很多時間找資料,稿子寫來寫去寫不好或寫不完,都是常有的。反過來說,如果還在做研究,還想繼續做研究,就這樣繼續下去。獨立學者的研究生涯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不是結果論或目的論,是有「做」才能持續的存在。

接下來是重點啦~要推著自己跑,還是得要有一些輔助條件,才能跑得順,跑得遠。條件之一就是上一篇提到的金錢問題,除了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人。

需要認識一些能夠彼此欣賞,有共同或能對話的研究興趣,並且如果有機會能一起合作的人,這個絕對是最重要的。這樣說並不是要刻意建立什麼人脈,而是一方面提醒自己可以的話應該把握哪些機會,也回顧一下自己一路走來遇到的朋友們。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善於經營人脈的人,博班大多數時候即使去開學術會議也是快閃,報告完就開開心心地溜出會場遊玩了(不可取)。但恰好在博班畢業的那個學期,我的指導教授辦了一個很高規格的學術工作坊,把小的我和一群學有專精的學者放在同一張大圓桌上,每個人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報告自己的研究,大約二十分鐘報告,其他時間討論(被圍攻),底下還有聽眾可以助攻。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超級intensive 的經驗,但也因此結識了新生代的同好,以及許多照顧晚輩的老師。後來這次工作坊所認識的人,就變成我的之後的基本人脈。其中一位邀請我參與她主編的專輯投稿,一位邀請我擔任期刊審查委員,一位後來在我移居的城市非常照顧我。直接間接,透過他們我又認識了其他人,雖然研究領域不完全相同,但很談得來,不僅成為朋友,也一起合組學術會議的panel。這些「人」的因緣,不知不覺中,又將我的學術生活往前推動了不少。

此外,我也有自己的支持團體。從開始寫博論起,就有一個writing group,到現在還持續著,可謂之相當長壽(不小心透露了年齡)。我們group 裡的人研究興趣各不相同,但大家持續的讀彼此寫的東西,橫跨學術生涯的不同階段。從博士論文、到獎助申請書、期刊投稿、學術專書書稿....是學術的歷程,也是生命的歷程。研究的過程雖然大部份時候獨處(也需要獨處),但知道這世界上總有一群人會用包容與支持的心看待自己的作品,還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也因為這樣可以走得長久。

除了認識人,還有另外兩種維持動能和學界互動的方法。第一種就是投稿,投稿是給自己承諾,要求自己把進行中的研究收尾,把稿寫完;投稿也是給他人承諾,除非直接被desk reject,不然稿件一投出,就是他人勞動的開始(笑)。主編、審查人、甚至負責該篇文章的責任編輯,都會因為自己的投稿而付出不同程度的心力。而他人的回饋,會成為自己研究的動力(或阻力哈哈哈),這是一個純粹文字往來的互動過程,但也許最終會有出乎意料的成果,例如我居然因為自己的期刊論文而被訪問

第二個方法就是時時更新學界最新動態。通常各個領域都會有自己訊息流通的管道(我是歷史領域...所以關於我常用的資訊管道我會另外寫一篇和大家分享),三不五時看一下最新的書訊、演講消息,大概知道一下誰誰誰寫了什麼,最近大家在討論什麼。其實數位時代就算坐在家裡啥都不作,也會可能會被資訊淹沒,但更新重要的專業訊息,目的在於讓自己有機會和人聊天時,不至於顯得太無知,完全不知道學界發展的趨勢獲成果,對話起來好像古人,那就搞笑了。

這篇寫得有點長,最後來總結一下,我是如何建立有助於持續做研究的內外條件:首先是鞏固自己做研究的動機,再者培養適合自己的人際關係,並建立自己的支援體系。此外也要主動出擊,透過投稿和學界建立關係,並時時更新學界現況。寫起來好像很多,進行起來倒也挺自然的,不覺得有很大的負擔,也許好的環境,就像水和空氣,重要,但不時時讓人意識到其存在。